辛庄师范围棋课20181017

        作家阿城有一篇小说《棋王》,写一个“棋呆子”的故事,“棋呆子”叫王一平,酷爱下棋,打遍学校、街道无敌手,一日,遇到一捡废纸的老头,被老头打得大败,老者的棋看似柔弱无力却藏有深厚的内力,王一平输的心服口服,讨教棋艺,老者看他诚恳就给了他一番棋道的教诲:“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来造,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

        十月一我在行益老师课上站桩的第一天,后背就有一个部位特别的紧,非常的难受,总想用劲把淤滞的地方冲开,可是效果不好。等到坚持站桩第三天的时候,哪个部位的痛点就化开了,感觉全身特别的轻松,一天能站桩5—6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把握住了呼吸,顺着气息走,自然而然化解了身体不通的地方。老子的《道德经》写道:“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至柔的呢”,有的人说“水”,我说也有“气”。下棋不能总盯着眼前的局势,还是要放眼全局,因势利导。棋盘上虚虚实实,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就是自然的法则:“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下棋要把心态放平。

        接下来先请两位同学把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刘仲甫遇仙图》给大家做一下复盘,然后我接着给同学们继续讲解古谱。每到关键处我就停下来向同学们提问,让大家来破解古谱中的谜团。古人的棋为什么这么好看呢?因为古人下棋追求力战,一冲、一板、一断,往往就扭杀在一起,对杀的结果常常是妙手连连,手筋迭出,最后要么绝路逢生,要么悲愤而亡,非常的精彩。现代人的棋,讲究合理,不会冒不必要的风险。古人和现代人对于围棋的理解从本质上就有所不同。

        我给同学们留下了古谱中一个手筋的疑问,作为课下的作业。大家下课了还在继续研究,我就在旁边耐心地观看,终于看到他们发现了妙手之所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好!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辛庄师范围棋课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