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2

第2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1、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喜欢被人质疑,所以使用批判性思维时要注意策略)

2、思考过快。所谓慢思考,就是使用我们的大脑来吸收和理性评估别人说过的话。(快思考与慢思考是上次共读的书目《思考,快与慢》的概念,本书大量运用了该书的概念。)(解决办法就是放慢思考的速度,启动思维系统2,培养一个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想呢?的好习惯。)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应该就是指的我们的思维定式吧)刻板印象不让我们仔细考虑和倾听别人的话。(解决办法就是要尊重每个人以及他们的论点,我们要充满好奇心,要有开放的心态)

4、思维习惯背叛我们(不良思维习惯):

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光环效应,好象前面读过的书中提到过这个概念)(解决办法就是不要仓促做判断,要慢思考)

信念固着:这种在个人信念上坚持不变或绝不言弃的倾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巨大障碍。“确认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 对自己的信念过分忠诚,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解决办法就是要强势批判性思维,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临时的或与情境有关,不能固步自封,要想法寻找更好的答案)

弗朗西斯·培根(1620):当我们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去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一种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

可得性启发:所谓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我们思维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最新最近的那部分信息。(这个好像《思考,快与慢》中也谈到过,人们往往会被最新发生的事而影响思维)(这两个思维坏习惯应该是思维懒惰引起的,也就是我们思维系统2没有启动,那解决办法也就是要启动思维系统2,要仔细考量,慢思考)

答非所问:影响彼此之间的沟通。(解决办法就是避免这个坏习惯,但看了案例以后,我觉得答非所问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社交策略,特别是回答尴尬问题或自己不愿意讨论的问题时)

5、自我中心(egocentrism)。自我中心是指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相对照,我们赋予处我世界以中心地位。即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需求排在第一位。(解决办法是锻炼思维系统2,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观点)

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指如果我们不具备现在所知道的知识,那我们根本就说不清这知识到底是什么。(其实也是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现)

6、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似是而非(truthiness)是个危险的思维习惯。奇迹式思维(magical thinking)(治疗一厢情愿的良药,就是积极主动地使用批判性思维方式)

书中列举的批判性思维障碍我都有,只能像作者说的那样,要发自内心尊重批判性思维的各项原则,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慢慢能跨越这些思维障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提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