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2020年3月)

一、3月总结

推荐华杉的《孙子兵法》,刷了2遍,4月份准备再刷一遍。对于“原则”和“等待”两个词有了很深的理解,另外可以结合《原则》、《穷查理宝典》、《财富自由之路》这三本书一起看,会很有启发。

二、3月成就事件

1、读书会持续进行

这两个月深度践行了在会员群讲书这件事,每周无论再忙,一定会在当周给大家分享解读一本书,到目前为止讲了6本书。

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收到一些贴心的朋友给我善意提醒,说做这件事费力不讨好,精力搭进去了,但收益不大。

其实通过实际做了两个月(虽然时间还不够长),但已经感觉到了价值极大。

比如我过去也会读大量的书,但是读的不像这次深入,这次因为疫情的影响,有很多专注地时间可以做到真正的读透,比如开始用下述的流程:

找一遍(利用网站看一下这本书是否值得读)-听一遍(其他人的解读)-看一遍(自己读并且做笔记)-讲一遍(群内分享)-写一遍(写一篇文章或者讲完后复盘)-用一遍(实践书里的方法)-指导一遍(给学员答疑解惑)

同时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在当周我也会翻一下同类型的书,这个效果感觉也挺不错。因为有很多问题,书里是可以找到答案的,而且我们可以反复去看。

另外每一本书我们不需要找太多,能有1~2点我们可以反复去用就会受益颇丰:比如《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提到的“投入你的资源”和“发现-驱动计划”,《终生成长》中提到的“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培养的”,《被讨厌的勇气》提到的“目的论”和“课题分离”,《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中提到的“第三选择”,《精要主义》提到的“做少,但更好”,《跃迁》提到的”破局思维“等,这些都让我的生活和平时的工作变化了很大。

你会发现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短期看起来收益很大的,长期往往是没有收益的,甚至是危害的。比如好吃不动这件事,可以得到短期满足,但长期就会为了减肥苦恼,再比如缺少核心技能,一味靠营销和包装取得了耀眼的成绩,长期肯定会付出代价。

但是对于有些事情,短期看没任何收益,但真的怕持续做一段时间,时间的力量真的是超越我们的想象。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会强调:“慢就是快,少才是多,舍才能得

2、《个人管理》课程上线

花了很大精力研发这门课,一门课程的研发,是可以把知识进行整合的,而在输出以及反馈当中会不断地完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让理论落地。

同时后期的课会和一些教练一起做,群力群策,服务学员。

而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课程,而是人。比如去年开的几期《时间管理》课程,就有很多小伙伴给过我帮助和支持,有人通过这门课自己做出了改变,也影响到了身边的人,有人因为这门课给我推荐了很多机会。而这些也是我成立《职场咏乐汇》的初衷和愿景

3、直播分享

上个月是用直播培训,这个月开始用直播分享,一个好的开始,后期的线上课都决定用直播来进行答疑,万事可为,放平心态,慢慢来。

三、感悟

1、三种属性的721

对于做知识付费的个人想要做的好,有三点很重要,重视自己的产品,也可以理解为课程或者说具备一技之长,同时要不断地连接人,和人合作,包括搭建自己的团队,另外还有一点要做好营销。

可以说这是我们做好个人IP需要具备的三种属性,产品人属性,配置人属性,媒体人属性。

如果说精力分配的话,前期是721,后期产品完善后,可以反过来,变为127

2、关于高效学习

从上个月开始运用幕布来建立主题式学习的框架,思维非常清晰,比如现在完善了四大主题:时间管理、关系管理、职场管理、思维管理。

这种方式非常有助于学习的积累,过去是重石墨,轻幕布,现在是都有所侧重,对于搭建知识系统,用好这两个工具简直就是神器。

3、学会拒绝

这个真的是需要慢慢修炼的。

面对机会的时候,总想抓住,但是却被各种所谓的机会牵扯了精力。

另外要学会拒绝和一些人的合作,学会拒绝一些人的请求,为时间定价,为自我负责。

4、关于“急”

在一次咨询中,一个小伙伴说自己总是太急,想做的事太多,每做一件事,短时间就想看到效果,否则就没法坚持。给他做完咨询后,我发给他了一段话

关于“急”,你要看清以下三个事实

a 没法急:你的基础本身就是比较薄弱,只能先花时间埋下头打好基础。

b 无需急:你现在做的事都是在搭建你的护城河,什么时候做好就直接会有受益

c 干吗要急:你有你的优势,而且是很独一无二的特色,只是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展现。

其实这段话不仅是写给对方,也是写给自己。

四、4月规划

四次读书会分享

《个人管理》课程上线

每日阅读、写作、运动

新精英教练支持

向阳老师督导团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