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坚持日更

昨天跟朋友聊天,说起来做兼职的事情,然后就提到了我正在写的公众号,朋友说我更新的太勤快了,然后建议我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方向去写,目前写的好像很乱。天地良心,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早在决定重新启用这个号时,我就明白要找好自己的定位,避免太过杂乱。更为关键的是,我更不想一天一更,实在是太累了,更何况我是业余的。

虽然很不情愿,但是日更已成定局,并不是我想改就能改的。最初的时候,我计划一周两更,时间充足,也能让我仔细的去构思应该怎么写。但是这个想法随即被我自己无意识的否决了,想想都要哭。

图片发自App

本着重新开始的美好愿望,我也打算把之前公众号的名字更换一下,想了很多天没有头绪。有一天,我正在看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名字叫《深度思维》,里面有一种思维方式明为“六顶帽”,分为蓝白红黄黑绿六种不同极端的思考方式。灵光一闪,觉得把六色转换一下,采用这种方式也非常不错,于是取名“六色轮”,甚至带走风车的灵动,很是满意。

那么问题来了,正因为分为六色,也就是写的时候要各种类型都写一篇才符合,因此最开始便是采用了这种形式。或许你会问,还有一天呢?确实,按照计划周日是不更新的,这里不得不提到我那可恨又可爱的爱好,博物馆文物。

在更早之前,我曾在一款线上博物馆app兼职,根据不同的文物编辑故事或者讲解,当时已经做了好几篇,还有存稿。可惜世事难料,负责运营app的公司忽然决定转型,针对公司不再针对普通群体投入,因此这个项目停了。对古代文物和故事的兴趣,以及对还剩下的几篇稿子不舍,我决定把周日定位文物故事更新。

你瞧瞧,我硬生生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还把坑壁给打磨光滑了。到了这时,我就开始了一天一更的苦逼日子,每天绞尽脑汁想着要写点什么才好,以至于天气一冷,掉发无数。

图片发自App

或许你又要问了,怎么现在不是按照六色轮转来更新的呢?说好的周日更新文物故事咋也不见了?骗纸!哎,说起来更是泪啊!各位住手,打坏了脸就不好了,且听我一一道来。

就这样更新了大约半个月,我深深感到疲倦,除了每天需要想符合颜色的主题,周末更是要去查文物资料,录制讲解录音。要知道,中国地大物博,文物不计其数,有时选好了一件认为不错的文物,回头一查却发现除了博物馆里面寥寥数行基本描述外,再也找不到更多了,更要命的是还要看写出来行不行。

因此,那段时间我是网吧一道独特的风采,坐在电脑面前查资料、码故事,旁边则是打游戏、看视频的,相互都看不顺眼。他觉得我暴殄天物,感觉到压力,我觉得他很过分,电影很好看,游戏特别吸引人。

在这期间,我为了避免像上次一样半途而废还加入了一个打卡群,目标是每天完成一项目标,坚持一百天。同样的,因为之前更新的方式有缺陷,我也不再追求每天按照颜色变换去更新,而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于是一天一更就这么给定下来了,定下来了。

图片发自App

说实话,坚持日更很难,中间也曾有数次因为心累而断更的,应该是两次,幸好最终都收回来了。上周刚完成坚持更新两个月,眼看百天在即,心理也不由得有些开心。不过,坚持更新的期间,我也越来越发觉定位的重要性,专攻一个领域才能把文章写的更好,也能吸引更多粉丝。并且我在写作的各个方面其实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去学习和完善,迫于条件有限,时间不足而无法实现。

目前我已经尝试了很多类型,这是我的乐趣所在,也是在寻找适合我的风格,只是还没有确定。就在这还剩下的时间之内,请让我继续任性一把,将会继续尝试各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写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我计划到百天连更结束,就会把类型彻底确定下来,然后适当的调整更新频率和时间。

图片发自App

坚持日更是我目前做的一个比较正确的决定,其中我学到了很多,也经历过不少。我明白要写好一个公众号不是简单的事,也明白写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更清楚了自己的底蕴有多少,需要进行更多的学习。

坚持日更是幸福的,我因此改掉了不少以前的坏毛病,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毕竟我们都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每天的九点到十二点,周末提前,我的心思全部在写作上,什么都不会管,因此很少和朋友聊天,和家人联系。幸好他们知道我正在全心全意的写东西,很理解。

怎么说呢,坚持日更是我为自己设定的锻炼方式,也是想要从中发掘真正的自己,又苦又甜吧,每次写完都感觉神清气爽。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章由个人公众号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坚持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