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楼梦》

伴着窗外的绵绵雪花,听着李蕾老师解读的《红楼梦》,真的是一种享受。

年少不懂《红楼梦》,再读已是梦中人。记得自己是在初中看的这部文学名著,当时家里采购了一台联想大头机,附赠了一张光盘,光盘里面是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对年幼的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囫囵吞枣式的看了很多书,这其中就包括《红楼梦》。

具体细节记得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好多都看不懂。尤其是开头的什么石头,什么草通通略过,还有什么诗什么对联也都忽略不计,最爱看的就是宝玉和黛玉的感情线,我记得自己当时都看哭了。所以《红楼梦》对年少的我来说无非就是一部虐恋的爱情小说。

然而,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有原因的,听老师细细解读之后才发现那些看不懂的细节才是《红楼梦》经典之处。

开头最晦涩难懂的前五回,实际是作者下的一步大棋,安排好副线人物的走向,引出主线,说明宝黛二人是三生三世的姻缘。黛玉此生就是为了还宝玉的救命之恩,怎么还?用黛玉的眼泪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林妹妹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觉得作者的绝妙之处在于放了很多繁杂的主线副线最后总能一把收起来,这种掌控全局运筹帷幄的感觉,真的是大家的大手笔。还有更为精妙是小说里涵盖500多号人,200多女性。作者能够把每个人的外貌、性格特点写得惟妙惟肖还不重样,令人拍手叫绝。独具一格的还有谐音梗,曹雪芹给个人的名字的暗示着人物的命运,这技术恐怕连吐槽大会的谐音梗大王王建国都甘拜下风吧。

听了解说,很有再读一遍的冲动,这个冬天大雪和《红楼梦》很配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