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参与战争

我们先来看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发起战争,表明他们通过战争能够达到某种目的,不是通过战争的过程,而是通过战争的结果。

这样说的前提是因为我们明白,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因此我们不同意对但“战争”的普通解释,战争的起因是侵略、或者占有、或者遗传等等,我们认为需要了解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冲突和战争,目的是什么。

把责任还给孩子,让自己卷入和自己无关的事情,这样同时也消除了孩子,希望用争吵得到妈妈关注的期望结果,无论孩子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图帮孩子扯平或者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干预孩子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冲突和争执,要想培养出应对冲突的技能,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

每次妈妈决定孩子们看什么节目,就是在为自己树立权威,而孩子们无法学会合作,相互适应和寻找公平,当我们为孩子做事时,他们就无法学会自己做事,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冲突事件,当孩子们每次发生冲突都有大人解决时,孩子就学不会如何解决困难,将来当他遇到不高兴或者不顺心的情况时就会无所适从。

一个孩子用某个危险的物品吓唬另一个孩子,妈妈可以静静地把东西拿开,但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保持沉着,不要紧张或激动,不用多说话,更不要大惊小怪,孩子就是要看家长大惊小怪。

那么当冲突发生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其实也是一样的,爸爸妈妈要同时停止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帮助孩子成长,如果孩子的行为扰乱了全家的一个和谐气氛,爸爸妈妈可以表示:如果孩子愿意,可以继续当前的活动,那如果他不愿意他可以离开,孩子就能够慢慢学会尊重和遵守规则,父母不要介入,跟孩子之间的冲突不要评判,只要表现出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即可。

还有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孩子会模仿爸爸妈妈的冲突。当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发生分歧时,就会有战争出现,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这样孩子就会发展出用战争解决分歧的家庭价值观,当然如果一个孩子很反叛,他日后也会发展出完全相反的价值观。

冲突中肯定有权力之争,平等的关系中不会有“我要占有优势”的冲动念头,而是不需要胜败也能解决问题,发生冲突时如果有一方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另一方的威胁,那么上述的冲动念头就会变成竞争行为,这一方就会变得很有敌意,完全忘记礼貌,忘记体谅,而去竭尽全力恢复自己失去的地位,即使是让对手付出巨大的代价。

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就能建立起更加平等和公平的人际关系,他们会从实际行为中学会礼貌,平等,遵守规则,相互体谅和尊重的精神,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会的人生性格和技能,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退出战争,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也应该友好的讨论战争和冲突,只是这个讨论不带任何指责和说教的意味,我们可以也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找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只是这不应该在发生冲突时进行,而是在那之后发生冲突时,我们的书叫讲道理或者插手帮忙,只会变成战争的武器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参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