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感幽

天淡暮云卷,凭栏腹事悠。
昔日瑶台瑟琴,今夕在何游。
星斗光彩脉络,
皎洁柔色绚丽,
缱绻漫心流。
莺歌燕舞际,多情不胜留。

地一角,岁四季,思垂柳。
沧海遗珠,桑田变幻别商舟。
举头欢畅喜合,
低首凝思哀散,
拾碎斑驳旧。
举杯邀月饮,乘醉写感幽。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0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的绝唱。

注: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告知即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调歌头·中秋感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