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如何选择?

今天和朋友讨论,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到底是在北上广深,还是留在一二线城市。到底是去企业,还是去学校。

想起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北上广深是非常热门的选择,外企正在黄金年代。当时家里人要求我,一定要解决户口,最终去了国企。现在想来,真是啼笑皆非。当时觉得重要的因素,在后来变得多么不重要。

记得有一个朋友,在大约20年前,从老家的二线城市跑来深圳面试,顺利被录取,经过了一番权衡,最终决定回到家乡发展。20年过去了,我们各自有了家庭、事业、孩子,彼此过着互相羡慕的生活。

记得几年前有一篇很热门的文章,写的是逃离北上广深。大概一年之后又有一篇文章,回到北上广深。逃离北上广深的原因,主要是压力大,尤其是买房方面。回到北上广深,是因为习惯了北上广深的快节奏、文化环境习和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文化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类似快节奏、和公平竞争这类文化性的东西,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变化的。同样的工作,北上广深的收入通常比内地高一点,但是消费也会高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收入会略低一些,消费也会低很多。所以从物质的角度,倒不一定有很大的差异。当然,父母能提供房子的除外。

选择在哪里生活,其实就是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朋友圈。如果可以试试不同的地点工作,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至于企业,现在有很多文章谈到外企在中国的没落。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也发展得非常快,也非常好。但是是不是说外企就一定不好呢?我觉得,从系统培养人的角度,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外企还是很有优势的。外企会系统地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做事风格、从锻炼人的思维来说,可以看到一个规范的企业运作。当然,现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所以,在什么样的企业发展,都不要紧,关键是你选择在什么职能工作,遇到一个什么样的老板。

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应该都是90后,甚至95后了。这一代城市的孩子,很多不需要一开始就养家糊口,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发展更为重要。

如果考虑到罗胖在《时间的朋友》里面谈到的一个观点: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是可以活一百岁的。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人的职业是不是会像现在这样相对比较固定呢?还是会有很多很多转换的机遇和可能性呢?这个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说,你想有很多转换,你想从哪里开始呢?如果你一生只做一个职能,你又会从哪里开始呢?选择第一份工作,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份工作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