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不快都踩在脚底

自我介绍一下:90后好青年,毕业5年。

第一节

没感觉过富有亦并不感觉贫穷

从小出身不算很贫寒,但家里也没富有过。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也没怎么饿过,有吃的就可以了。如果能吃一顿鸡肉就非常非常幸福了,但只有过节的时候偶尔能吃到。如果想吃苹果,只有生病的时候才有的吃,而且一次性只能吃一小瓣。但那个时候从没因为这些而真正的不开心过。

还记得每年家门口的几棵橘树刚结果,几个小孩每天盯着口水直流,等待着它快点成熟。然而,每年都等不到它成熟的时候就已经被摘掉了,吃了太酸,不吃就丢了。大人总会一边追着赶着责骂一顿……

记忆中总是一群小孩到附近找各种吃的,捉鱼,摘茶叶,到地里干活等等,似乎每家的小孩都会经历这些。那个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转瞬间,毕业工作,身居魔都,每天进出写字楼,朝九晚六,每天来回四个小时车程。每天不停的轮回流转,这应该是大部分上班族的日常了。

第二节

朝九晚六的生活

每天早上闹钟会响三次,6点一次,6:20一次,6:30最后一次。在第一次响起的时候我果断得关掉了,等待下一次的到来。第二次,按掉,第三次响起,立马起床,洗漱,简单的化个妆,然后出门。基本上在20分钟内就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不然赶不上7:25的火车。

路上骑电动车大概20分钟,每天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过红绿灯,总共14个红绿灯,每个红绿灯我都能在脑子里面回想起来,记忆尤深了!除了自己,路上都是一些上班的人,每天在同样的时间点会遇到准点出发的公交车,同样的地点会遇到路上形色匆忙的小姐姐,遇到在等车的高中生,遇到在等人来接的大叔,遇到晨跑的大叔大妈,遇到坐在路边的工人等待开工,还会遇到指挥交通的交警,时间久了看着他们都好眼熟了。

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虽身在上海,离家千里,但自己并不孤单,同在一个城市跟你一样打拼一样赶时间,一样奋斗的人随处可见。

早上一个小时的火车,从郊区到市区,从以前的腰酸背痛当天全身要瘫痪一样,到慢慢习惯,这一路我也不知道我怎么过来的。在车上完成了几个课程的学习,听了很多有声书,刷了不少的淘宝和微博,更是一天上班前休整的时间。

一辆车8节车厢,每次都是满满的一车厢人,上班高峰期的人简直跟春运差不多。下完火车就得敢地铁了,地铁更是人挤人,基本上都是靠挤上车的,遇到地铁故障,排队上车都得等半个来小时,基本上都会迟到。下次可以拍几张照,不过这么挤连伸手的空隙都没有。

还好,只有三站的地铁就到公司楼下。九点前打卡上班,吃早餐看有没有时间,有时间就路上买好公司吃,没时间就直接忽略跳过。等待中午的到来!

第三节

工作充满了生活

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除了上厕所倒水喝,基本上不会离开座位。干了运营这一行,基本上脑子每天都要360度跟着转,事情忙得你没时间去思考别的事情,也没时间休息。从上午到下午,一忙就是到五六点,偶尔要加班,但还好有双休。因此,工作日的生活就是工作,已没有其他的了。下班回家两个小时,到家已经是8点,吃饭洗漱九点,晚上学习或者跟朋友谈谈工作的事情,基本上到11点了。而我11点要上床睡觉,保证明天的工作状态,不熬夜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工作充满了我整个的生活,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大上海的夜景,因为要赶车回家,没有时间找个人好好谈恋爱,因为怕没时间去顾及对方,没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工作一天回来,只想躺着睡觉。

也许是自我找借口,自己懒惰。偶尔也会逼自己把时间利用起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会更加加重心理负担和身体的疲惫。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所有的不快都踩在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