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博士“虎爸”逼8岁儿学高数 母亲申请人身保护令

近日一则新闻火了 ,的确让人很上火:

博士毕业的毛某经常向8岁儿子、5岁女儿教授中学、大学的知识,让两孩子学习文言文和高等数学,并要求两子女学习至深夜,其在教育子女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侮辱性字眼进行谩骂,有时甚至出现殴打行为。

在众人的协调下,毛某认为其管教孩子仅为“家务事”,拒绝协调。因子女的教育问题,亦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

最终对薄公堂,法院作出裁定:禁止父亲毛某对郑某、小明、小佳及其相关近亲属实施家庭暴力。

看完新闻,真是感叹:为人父母,应该也要参加考试才是。

这位父亲是处于何种心态来教授孩子们相关知识的呢?是极度内卷高强度鸡俩娃还是一身才学无处可施可逮着对象了,又或者就是工作闲适教着玩玩?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只能用病态二字来形容。

按理说,这位博士级别的父亲,应该遇到儿童教育问题,会从儿童生长发育开始分析 ,做各种对比试验,来验证哪种儿童教育方法最有成效。可惜这位爸爸研究了半天,只研究出来打骂和超前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那么我对其学术能力也深表怀疑。

古话说,棍棒出孝子。可最近读了很多史书,发现棍棒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为明显。

后周武帝宇文邕对儿子宇文赟非常严格。举一个例子,宇文邕唯恐自己不能随时随地关注宇文赟,于是让东宫官员每天都记录太子的一言一行,按月上报。只要发现哪一天犯了错误,抓过去就是一顿痛打,打得宇文赟伤痕累累。打完了还要再威胁一句,你别以为自己是个太子就有了保障,古往今来,废掉的太子多了。难道我其他的儿子就不能接班?

在严苛父亲的龙威下,聪明的孩子们,如高洋、宇文赟、杨广等人学会了伪装,埋藏欲望,行韬晦之计,并最终让国家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经常打骂孩子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胆小、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问题,还会引起孩子严重的抵触和叛逆,不仅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反而适得其反。

最近在给快3岁的宝宝讲成语故事,讲到“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大宝听得津津有味,我们不凡再回顾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有人说,养育孩子就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花开自有时,众人共勉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博士“虎爸”逼8岁儿学高数 母亲申请人身保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