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你猜它是什么酸?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其化学结构上多了“非共轭反式双键”。

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①是天然食物、反刍动物,如牛、羊、猪等的肉、脂肪、乳及乳制品;②是通过加工产生,主要是植物油的氢化和精炼,另外,食物的煎炒烹炸也会产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TIPS:植物油氢化后可以提升口感,同时延长保质期。


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会怎么样

○形成血栓。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的粘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危害尤为重要。

○影响发育。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研究发现,胎儿或婴儿可以通过胎盘或乳汁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患上必需氨基酸缺乏症,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除此之外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反式脂肪酸还会对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影响生育。反式脂肪酸会减少男性荷尔蒙的分泌,对精子的活跃性产生负面影响,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反应过程。

○降低记忆。研究认为,青壮年时期饮食习惯不好的人,老年时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

○容易发胖。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导致肥胖。喜欢吃薯条等零食的人应提高警惕,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会造成明显的脂肪堆积。

○容易引发冠心病。根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使有效防止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胆固醇的含量下降。


反式脂肪酸的日常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主管部门对反式脂肪酸的规定是基于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而制定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天来自反式脂肪酸的热量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2g),我国也采用了这个标准来作为评估标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不是一个“安全标准”,只能算是一个“指导意见”,并不是说超过这个量就“有害”,低于这个量就“安全”。

我国卫生主管部门与2011年10月10日发布了编号为GB28050-2011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视频营养标签通则》,其中第四条第四款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在D.4.2条款规定,“每日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总量不应超过2.2g。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日常饮食需要尽量减少含反式脂肪酸比较多的食品的摄入,日常我们购买的食用油大部分都是精炼植物油,而精炼植物油中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因此我们应该控制植物油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植物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0~30克;另外,还有慎食含氢化植物油 的 加工食品,配料表中有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酥油等的食品不宜过多食用。

TIPS: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预包装视频营养标签通则》规定,若每100克食品总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可以标示为0。


你爱吃的都是,你知道吗

人造奶油:甜甜圈、蛋糕

起酥油:曲奇饼、饼干、面包

非乳制奶精:咖啡奶茶、巧克力

油炸食物:炸薯片、炸鱼片

TIPS:在饮食结构日益丰富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注意饮食的健康,在已经明确知道哪些营养素会带来疾病风险的前提下,尽量规避风险,延缓疾病发生时间和发生概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式脂肪酸,你猜它是什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