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愧疚感

    过度的愧疚感会消耗自己能量,而保持适度的愧疚感对自己对周围人都好,有利于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育儿。

    昨天开会到六点半,出去才知天已黑,我们家刚上一年级的小姑娘在学校里等到七点妈妈才去接。看看年幼的女儿,看看懂事的孩子,看看夜空中飞过的一群白色鸟儿,愧疚盈满心间。

    在校门口抱起孩子,说着些宽慰的话,编造了笑话逗她开心,在上车之际,她突然喊:“周老师。”原来是认错人了,我开始笑话她,逗得她哈哈大笑。她说大部分老师都是女的,科学周老师是男的,我问,是不是一个中年戴眼镜的,她说是的,我把刚才路人的样子描述出来正如她印象中的科学老师,这样子,孩子认错人情有可原,肯定她观察细致,有礼貌。

    回到家,先练字,只写了几个,数量不多,但写得都不错,难得可贵的是孩子遇到写得不满意的字会自己要求擦掉重写,有些浪费时间的是她写着写着想到什么其它的字或今天学习的舞蹈或音乐里面也含有这个字就会拿另一个本子写或起身去跳个舞、唱首诗。昨天写“人”字时就在废纸上写了“全”、“金”。看到“全”又想到自己的贴纸盒上有“全世界,遇见你。”

    谁说这不是一种学习方式,链接知识和生活的学习方式。

    写着写着还不想停,快九点了还有其它事情要干,我打断了她,说我们完成体育的作业吧,打羽毛球时,我精力充沛地陪玩是因为我心中的愧疚,想用有限的陪伴来弥补。那平时不忙的时候呢?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这一次羽毛球练习轻松愉悦、花式夸赞反而会获益更多,当孩子颠球至15个时,说:“我还能颠45个。”“我可以超过任何一个人。”当她接球时,左右跳跃,方法表达,这种状态才是好的学习状态。孩子已经在学校里关了一天了,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来帮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持续学习。

   过度的愧疚感是怎样呢?一次周末带小儿子出去玩,没有强烈制止他逗狗被狗咬了,难得陪他还陪坏了。于是闷闷不乐,诉说忧愁。是真的愧疚吗?可能是代替别人来惩罚自己,希望惩罚自己让自己少点责任;可能是希望别人来关注自己。第二天和妈妈逛街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属于第二种了,当别人没有感受到我愧疚的情绪时,我会期待别人来和我聊这件事,希望别人怎样做呢?责备、宽慰。

    看清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度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