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利10: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越早越好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越好。要让孩子从小对书籍有亲近感,就像对食物和玩具一样。早期的阅读可以定义为广义的阅读,包括看图画、听朗读,甚至包括婴儿期的撕书行为。在后期,引导孩子走向自觉阅读。自觉阅读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亲子共读。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妈妈芭芭拉•布什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芭芭拉从孩子刚出生就读书给孩子听,不管孩子能否听明白,她都要读给孩子听,从小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他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书,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夜晚。她给孩子读的书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给孩子讲的故事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能把书读得声情并茂,把故事讲得秒趣横生。

  孩子长到四五岁时,能认识一些常用字,她会送孩子一两本好书,还不忘鼓励孩子几句:“你看得太专注了,这么好的书只配送给你读。”

  孩子长到六七岁,她让孩子读书给她听。不管孩子读得多么难听,她都会说:“你读得真好!你的朗读天赋真高!你的声音带有磁性,听你读书好像在听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由于得到妈妈的不断赏识和鼓励,孩子会越读越好。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朗读水平,无形中还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引导孩子读书,一是要抓住有利时机,特别是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几年,尤其要抓紧。那时孩子小,读书习惯比较容易养成。二是当好一名忠实的、热情的听众,真正学会倾听,要不时和孩子互动,必要时给孩子一些掌声,以激励孩子的表现欲。哪个孩子不在乎父母对孩子的真诚鼓励呢?

  书籍是孩子的精神加油站,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如同给孩子安装上了精神雨露噴灌器,随时给孩子的心灵润泽;等于送给孩子一份能够终身享用的精神营养大餐,让孩子成为精神上的富人。

  作为家长,一定要把亲子共读作为大事来抓。阅读这件事,关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关乎孩子的精神发育,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孩子的前途命运,关乎父母的幸福快乐,关乎父母的人生成败。

  要和孩子的班主任或者语文老师交朋友,让老师引导孩子读书。家长可买几本书,通过老师送给孩子,让老师对孩子说:“老师看到你的观察能力比较强,有写作天赋,在语文方面有很大潜力!虽然你语文还比较弱,但老师相信你要不了多久就会赶上来,甚至会超过其他同学。老师送你两本书,作为对你这个未来’作家’的奖励,希望你认真读,老师唯一的要求是你要给老师谈谈读后感。”

  还可以让老师物色一两个阅读能力强、有进取心的同学影响你的孩子。比如送孩子看书,推荐孩子参加文学团体、文化沙龙。老师交给孩子的任务,孩子们一般都乐意完成。

  邀请文化名人、文艺爱好者到家里做客;创造条件让追求进步、喜欢阅读的同龄人和孩子交朋友;节假日带孩子参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带孩子参观书法展览、美术展览;鼓励孩子加入学校的“阅读俱乐部”。

  家里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比不断提醒、监督都要有效,比一万次耳提面命更管用。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姜小利10: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