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遇到这样的教练怎能学好游泳?

图片发自App


文‖西湖涵碧(原创)

上周末带女儿和儿子这两小只去游泳,俩孩子玩得正兴起,突然被“嘭”的一声吓了一跳,接着又被一声粗暴的声音给镇住。观察后,我们才发现是一个教练在教训一个小孩子。过了几秒钟,孩子们恢复过来,继续玩自己的。

可是没过几分钟这声音再次响起,这次还听到了刚才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我们再次停下来,循声望去,发现被训的那个小孩子哭得战战兢兢的,而旁边的教练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情绪,继续吼他。

女儿看着这一幕,心里极不舒服。她问:“妈妈,这个教练不喜欢小孩子,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教游泳呢?”

我看那教练大约二十出头的模样,应该还没结婚,还没有孩子吧?结过婚,有了孩子的男人大约会温柔一点吧。

我问女儿:“去年学游泳,你还说你的教练凶呢,现在比比,是不是觉得自己幸运多了?”女儿说:“是呀,看来我错怪我的教练了。”

说完我们再看向小男孩时,他已经稳住情绪,正费力地按教练的标准来游。旁边大概是小男孩的爸爸吧,他也在不断地纠正孩子的错误。虽然态度比教练好多了,但我对他的选择很怀疑。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还能学到什么,为什么不叫停呢?

如果学习新东西是这样一个痛苦不堪的经历,恐怕会成为孩子很长时间内无法言说的痛。下次再说让孩子学什么东西,孩子内心尚未抚平的创伤大概会让他对学习新东西很抗拒吧?

如果我们成年人也默认学习新东西是件痛苦的事,那么怎么能让孩子主动学习呢?怎么好意思怪孩子不好好学习呢?

人的本性是趋吉避凶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学习这件事让他痛苦得很,那学习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人生不是一场苦行僧式的煎熬,幸福快乐才应该是永恒的主题。

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或教练,我可能会先跟教练沟通,达不成一致意见,我一定会换人。我不希望孩子学习新东西是个痛苦的过程。这样即使学到新东西了,在每天的午夜梦回之际,都被噩梦缠身,那即使把新东西学到手了,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去年暑假,我家妞想玩水,我就给她报了个游泳班。她刚开始带着游泳装备学得很认真,游得也很好,偶尔还会因动作标准被教练表扬。

可是后来,当所有的游泳装备都去掉时,她不敢下水。她练习游泳的泳道跟她身高差不多,没有游泳装备,她在那水里是没办法好好站立的,这让她很害怕。于是教练让我去帮她买了袖漂,吹一点点气,允许她带着这个下水。

可是她还是没有安全感,游完一会儿经常要在岸边坐好久也不下水。等她被教练发现后,教练会很严厉地冲她嚷嚷,让她下水。她迫于教练的威严,无奈只好下水。

这种情况让我很担心。本来游泳只是一项爱好,我怕孩子游泳没学会,一不小心溺水了,这可麻烦了。孩子学游泳的那些天,我天天在上面看着。现在孩子这种状况更让我担心了,我怕她紧张害怕,手忙脚乱中溺水。

我当时觉得孩子在学的过程中遇到障碍,这不是她的问题。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许就是需要一个自我消化适应的时间,然后才能打通从不懂到懂的那个点。

每次看到这妞因为不愿下水被教练吼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难过着急,我知道她很无助。于是当她再次经过我身边时,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害怕水。结束后,我问教练孩子怕水怎么办,教练说孩子动作都标准的,她可能没有经常玩水的,在水里无法放松,带她多玩玩水就好了。

听从教练的建议,我给孩子请了两天假,办了一张月卡,带她在水里玩。为了验证她是否真的把教练教的记在心里,我带着她的游泳装备去学游泳。这妞当学生时看着没多认真,当了教练后可相当认真了。一旦我动作做得不到位,这家伙就把我的头按水里。

这妞在教我的时候好像忽然开窍了,才玩了两天的水,她就说她会游了,我很为她开心。再回到游泳班练习时,教练看着她的进步,也好好地夸了她。

学东西可以是快乐的,让孩子快乐地学,这将会是她自信心不断长大的源泉。学东西总有一天会学会的,可是自信心的培养却是要小心翼翼地呵护。

对于三十多岁才一点点找回信心的我来说,我愿用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她成为快乐的人和最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泳遇到这样的教练怎能学好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