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猫与洗衣机

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

【书名】:反脆弱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本书总页码】:277

【已读页码】:49

生物体都具有脆弱性和反脆弱性。比如沃尔夫定律:人体可以从压力源的刺激中受益(变得更为强壮),但以一定程度为限。比如,如果定期给骨骼施以一定的压力则有益于骨密度的上升。

非生物体,也就是没有生命力的物体,在压力下往往会衰竭,或者折损。

这一区别可以被视为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界限。

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相关性很强。而非生物体,没有那么复杂,内部环节的相关性也很简单。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因”的概念总是非常模糊的:要么几乎不可能确认,要么无法真正界定——从而预测之类的也几乎不可能。

反脆弱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压力源——其实就是导致生物体这个复杂系统内部环节相互联系的信息——的刺激频率非常重要:人类在急性刺激下会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现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给予较长的恢复期,这将使得这些压力源成为信息的传导渠道。

所以,如果压力源变得温和且慢性,或者干扰恢复,那么反脆弱性就会变差,这是极其有害的。消除了波动性与随机性之后的压力就会如此。现代生活很多看似规则整齐的东西也会如此。

另一篇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3:猫与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