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被遗忘的张纯如:曾为30万南京冤魂奔命,却在36岁饮弹自尽

不知道你是否,对张纯如这个名字有点陌生?

如果没听过,请仔细阅读这篇文章。

1997年,张纯如出版了作品《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是世界第一本用英文记录,日本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的书籍。

在这之前,西方的百姓只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惨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个月之内,登上纽约畅销书排行榜,甚至还被评为年度最受欢迎书籍。

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在美国,很多人会说:是从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开始的。

而张纯如告诉我们,二战的开端对于中国来说,是1931年日本侵入中国东三省开始的。

张纯如到底是何许人也,在她身上又经历了哪些事情?

01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父母都是高材生,她从小就天资聪颖,是一个学霸苗子。

按照父母的发展走向,长大后的她一定会成为一个科学界的佼佼者,那为什么她会走一条不同于父辈的路呢?

原来,她虽然是美籍华人后裔,但祖父却是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她关于祖父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那座一夜之间被献血染红的城南京,这是张纯如第一次听到南京大屠杀。

当说起血雨腥风的南京城,说起祖父如何劫后重生,说起成千上万的同胞被残忍杀害,张纯如的心里被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成千上万的尸体,被抛向扬子江,很快将这条大江染成了恐怖的血红色”,张纯如不敢想象,这究竟是怎样的画面…

直到26岁那年,她获得了新闻学学士,并第一次看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心里无比愤怒。

那一张张黑白照片唤起了儿时的记忆,凭什么中国的历史就要被遗忘?

甚至在所有西方的小说中,她从没见过有哪本书,会提到南京大屠杀。

思索良久,张纯如的目光再次投向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满身狼藉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刀锋已经过了他的脖子,但头没有完全掉下来。

那一瞬间,她发现生命竟如此脆弱,如果自己也出生在这个年代,结局会如何呢?

如果这段历史被后辈们遗忘,那犯罪者一定会说:根本没发生过,你看你们中国人都不知道。

02

1985年张纯如,考上了她熟悉的伊利诺伊大学,由于从小就喜欢写作,于是中途她改修了新闻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大学毕业后,张纯如受聘于《芝加哥论坛报》。

在事业渐入佳境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可爱的白人男孩,俩人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家庭幸福,事业稳定,这不妥妥就是白富美的人生吗?

如果没有去参加那场展览,可能张纯如以后的一生,都会做个人人羡慕的白富美,平和幸福地生活下去。

也就是这个时候,张纯如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她有责任写一本书,一本记录那些罪魁祸首的书。

凭什么受伤的人,只能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

1995年,张纯如踏上祖国的大地,前往南京搜集资料,此时的她只有二十来岁。

当别人都为了挣钱奔波的时候,张纯如却坚定:我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南京,了解历史。

离开从小生活过的地方,她对南京的天气很不适应,这座闷热的城市仿佛告诉她:

“这里的一砖一瓦,甚至每一处潮湿的空气都透着血腥,见证南京受伤的样子。”

因为听不懂南京的方言,她就录下来,之后再找人进行翻译,她找到幸存者,寻找当时日本暴行的发生地。

杨夏明副教授,作为杨纯如的翻译说:她很执拗,一定要问到底,并且非常严谨。

在收集这些资料的时候,张纯如的内心既兴奋,又悲伤。

兴奋的是,自己幸运地找到《魏特林日记》。

而悲伤的是,每每找到证据,就再次唤起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仿佛自己曾亲身经历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魏特林日记》中详细记录了,魏特林保护南京女子的事迹,里面甚至还有亲眼所见的暴行和各种经历。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终于问世。

此书一发行,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它们被翻译成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发往全球各地。

但日本,面对种种证据拒不承认,甚至说:这是一本错误的图书。

03

这本书瞬间成了“马蜂窝”,深深刺激日本右翼分子,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张纯如收到恶毒恐吓信,甚至还有子弹。

但这个女孩并没有屈服,她开始去各地进行演讲,在写完这本书之后,又积极投入到下一本书中。

由于长时间面对这些“血腥的文字”,给张纯如的内心带来极大的负担。

她开始吃不下、睡不着,甚至三四天不合眼。 不但身体崩溃,就连精神也彻底垮掉。

加上极端分子的威胁,终在2004年11月9日,这个为30万冤魂奔走的女子,掏出手枪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终年36岁。

张纯如留下遗书:我感觉自己被什么组织盯上了,我走在街上被人跟踪,无法面对痛苦和折磨。

张纯如死后,她的父母继续女儿遗愿,张母说:中国人要像犹太人一样,让全世界记住那段历史。

直到2017年,张纯如纪念馆在江苏淮安建成。

张纯如虽然离开了,但她昔日的理想得到实现,南京大屠杀没有被人遗忘,而是永远被铭记。

结语

如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竖立这张纯如的铜像,周围布满了鲜花,那是属于她的侠衣。

本可以衣食无忧的度过一生,却选择为素不相识的同胞,奉献自己的心血甚至是生命。

张纯如这个名字,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作者:棒棒

编辑:麦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能被遗忘的张纯如:曾为30万南京冤魂奔命,却在36岁饮弹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