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方法学渣也能变学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明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一门课程或者一件新事物,有的人非常聪明,可以很快能掌握知识,并且迅速举一反三。而课上非常认真的做笔记,课后也非常认真复习的我们为什么却觉得特别吃力?难道是智商方面的差异吗?


图片发自App


要怎么区分我们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呢?百度百科对聪明的定义: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简单来说就是同样学习一样新课程,学得比别人更快,记得比别人更多、更牢,并且能迅速总结归纳出一套非常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迅速总结和归纳出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呢?


图片发自App



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斯科特·杨给我们介绍了一种简单便捷的学习方法,他称之为整体学习法,作者本人不仅利用它1年内学完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专业4年的33门课程,平均10天就完成一门学科,还在业余时间学习编程、演讲,同时10天学会线性代数。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整体性学习法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什么是整体性学习法?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记忆知识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我们还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待知识,学会全面地学习。我们可以将所有知识视为一个整体,同时把所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相互联系。就像建造家园一样,每一个建筑都要与其他建筑用马路相连接,越是四通八达的地方,看起来就是越繁华。


图片发自App



我们是否认为我们学完一门课程,我们就学会了一门课程?我们是真的学会了这门课程吗?还是只是看似学会了?我们要怎么做能才知道我们是真的学会了?如果你能将这门课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且简单、易懂、条理清晰,同时还能让小白都能听得懂。

比如: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给出的解释是:相对论就是坐在美女身边1小时就像1分钟一样,又像夏天坐在火炉旁1分钟感觉就像1小时一样。

又如:佛说六项:佛在大众面前用一条华巾打了六个死结,说道:“华巾就只有一条,但是打了六个结,虽然它的本质还是一条华巾,六根也是一样,在没有打结之前,一项都不可得。”

只有从科学内跳到科学外,再活用比喻、联想等方法,我们才能够让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才能生动的向小白讲述。


图片发自App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进行,整体性学习呢?他是不是有一套可用的模板呢?斯科特·杨用生活中常见的点菜吃饭和整体性学习相互关联(有五个步骤)。我们在感觉自己饿的时候会去:

找东西吃(对应获取知识)

点菜(对应理解)

等菜(对应拓展)

上菜(对应纠错)

开吃(对应应用)

而餐厅里的服务员对应的是测试。

1、找东西吃:

在感觉有点饿,会去饭店找吃的(发现我们要学习要进步):

哪家饭店好吃?—寻找信息,看书、上课、培训以及个人经验等来源的信息

我市区最好的饭店在哪里?—要确保有足够的信息量进行筛选,还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查口碑网或寻找熟人打听—速度的锁定知识的范围,可向身边专业的人员进行请教。


图片发自App



2、点菜

在点菜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点菜(对应理解字面上的理解):

看菜谱上的菜哪些比较合胃口(看图片)—理解信息的背景,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

什么样的菜比较有营养-结合上下文理解信息的准确含义

想吃啤酒就不能点海鲜—了解信息之间的关联

图片发自App


3、等菜

我们点好菜之后,厨师师傅们会根据我们点的菜进行配菜炒菜(对应扩展,发散性思维):

小鸡为什么一定要炖蘑菇?为什么不能炖白菜?为什么不能炖王八?这菜是怎么种出来的?有什么营养成分?菜谱为什么这么搭配?谁最先尝试小鸡炖蘑菇?(深度探索知识的背景研究,需要保持好奇心,多问为什么,要牢牢锁定知识,这是最花费时间的地方。知识是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是谁最先发现的?这个发现是如何得出来的?事物为什么是这种方式呈现?深度拓展需要信息内部之间创造联系,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如试验是怎么做的?是谁做的?怎么想起来做的?如此深入的挖掘,新知识就会与其他知识相关联。)

这道菜的做法还有哪些?土豆炖排骨吗?菜是长什么样?在满汉全席里面吗?(建立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见联系,只是不会孤立的存在,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哪些是类似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同一个发现者还有哪些发现?同一个领域还有哪些发现?围绕这一结论,还有哪些其他的事实?要与你原来的知识建立联系)

吃会不会导致朝代更替?吃,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当中承载着怎样的文化?(知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同样的模式,在其他知识中也会见到,你需要有能力将一个公式与一个自然事件相联系,比如水的流动驾驶汽车,如何让这个发现与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你能发现类似之处吗?)


图片发自App



4、上菜

经过一番等待,服务员终于上菜,端来了一盘水煮肉片,这时我们发现服务员端来的菜和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不一样的。于是我们说道:“美女,我们要的是小鸡炖蘑菇。”服务员:“不好意思,上错了。”(查看你建立的联系是否正确,修剪删除无用的信息增加特殊的例子。同时还可以阅读与你观点相反的例子,把结论放在现实当中相对照是否能用?如果不能用直接舍弃。)

5、开吃

“哇,色香味俱全!太美味了!”开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解决温饱问题。(对应应用,把得出的模式或者结论带到现实当中进行实践,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服务员(对应测试):从头到尾每一步都存在,服务员,让我们了解到饭店的更多消息,例如食材的标准以及饭店的定位,是不是连锁饭店等等)。最主要的目的是快速地寻找问题点,加速学习。


图片发自App



以上就是我在看斯科特·杨所写的高效学习当中,感触最深的地方。以前常常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行动,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对方法学渣也能变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