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重复”就变成了中国真正的乡土本色,日复一日的去重复自己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生活模式,自给自足,安于现状。费孝通先生给这种生活模式下构成的社会环境取了个名字,叫做“熟人的社会”。

乡土真正的意义是指,生活在传统中国社会基层的乡民们,延续着相同的自给自足的耕作模式,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乡镇。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一个村落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因为彼此熟悉,所以做事不讲法理,只按规矩,并且不接受新的事物,这也就构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本色。而一些知识分子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乡土”的含义,所以所谓的扫盲运动推行得并不顺利。

中国乡土社会讲求的道德观念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就在于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对人、对事进行评判的。

“礼治秩序”。需要强调的是,“礼治”不同于人治,“人治”是一个人或者极少数人掌握了所有的社会权力,进而再通过法律、军事等手段来进行统制,再极端一点来看,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独裁统治,一家独大。而礼治则不然,简单说,就是用礼数来管理日常的生活秩序,约束人们的行为。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