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三省 岁月留痕(1)

工作:集中听了张英考和袁长龙老师的关于高报的讲座,边听边思考,我的讲座内容在头脑中渐渐构思成型。我所面对的是学生和家长,重在引导做法,将做法与实例结合,透彻剖析原因,在家长学生如何更好接受上下功夫。阅读《学科与专业》(理学卷),非常喜欢这本书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地讲法。获取知识,获取传播知识的方法。引发思考:固定型的知识如何鲜活流动地传达,让接受者轻松自然地接受,高效地掌握。

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读完了,非常受启发的一本书,接下来每天早晨起床后再细读五页,批注联想思考,以此本书撬动固有思维,改善思维模式。

阅读后的思考:如何建立家庭成长型思维模式系统,支持孩子学习、保持父母的成长?

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当孩子在群里分享他的学习时,表达看到努力的喜悦。

孩子再向我表达他做实验多么无敌的时候,除了表达高兴,还要追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焦虑,而是表现出积极改善的心态,直面这些挫折,视其为学习成长的好事,支持孩子解决问题。

作孩子永远的支持者。支持他的关于学业、事业、朋友、婚姻等等的选择,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选择,提升认知选择能力,才能具备真正的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群里积极分享父母的努力与成长,分享父母的幸福生活,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努力的快乐!

竹子:人们对竹子有许多赞美:正直有节,中空长青。生长在北方的我,小时候在书本上阅读了竹子的这些品质,就很向往看到真正的竹子。长大后,在公园里邂逅了真正的竹子,密密麻麻一丛,翠绿绿的一片,风吹过飒飒作响,非常的喜欢。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竹子的样子,想象江南山上浓得化不开、漫山遍野的绿,粗壮的翠竹高耸云天,多么不一样的韵致。

老范从单位拿回一株竹子,种在花盆里,虽然有点单薄也摇曳了窗景。到第三年,冒出了一个小芽,很让我兴奋,天天欣赏,天天不见长,当我没有耐心、不去管它的时候,它忽然长得非常快,每天都要长20厘米,这让我和我儿子又非常兴奋,儿子每天拿着曲尺丈量它。长到一定高度开枝散叶,花盆里就有了两根摇曳的竹子。第二年又长出一根,一样地生长节奏,比上一根更粗壮。如今又有一个小芽冒出头,已经一月有余,还是寸把高。它不急不躁慢慢地蓄力,等积蓄到足够的力量,才会以看得见的速度生长。这就是竹子生长定律,在我家花盆里已然见证。

每天早晨扫地时,都会扫到干的竹叶,有时一两片,有时十来片,这些每天的落叶让我忽然明白:它时时除旧布新,天天新陈代谢,才有长青的姿容,不老的风貌。

喜欢庄子那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家花盆里竹子正无言地讲述着生命密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有三省 岁月留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