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推着往前走

渐渐地,时间不再像河水,静水流深,波澜不惊;它开始像潮汐,波涛汹涌,一浪接着一浪,急急的来,急急的去。

从小孩子开始,都变得“疯狂”,这种疯狂来自于不自知。小孩子成为了21世纪人们羡慕的群体,他们被冠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真的如此吗?不尽然,他们只是没有了成年人的种种纠缠和千头万绪的鸡毛蒜皮。他们有的相对纯粹,补习班、提升班、永远写到深夜的家庭作业,失去放松意义的周末,轮换着地方学习。可是,他们并不觉得这是非常的生活模式,包括他们的父母。有时候他们并不是十分愿意学,但是他们会主动提出上补习班。因为孤独,因为他们需要和同学有共同话题,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安顿自己。“疯狂”的是孩子们习惯了被推着往前走。

刚刚毕业第一年,在体制内有一份工作,合同制,在外人看来还好,收入可以养活自己,吃穿不愁,五险一金,还好,还好,当然,这是当面的托词。也许这些“外人”和“家里人”想法是一样的,考上编制,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等等等。他们用他们的方式给我们选择,找好了熟人,让你去上培训班,从此有了人催促你,不管是不是在上班,你都一定要考上,所有的考试见缝插针。不去,你不仅会有负罪感,还会被冠以不努力、能力差的标签。又或许,他们联系好了所有的关系,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打算催促你放下你刚刚上手的工作,孜孜不倦的“征求”你自己的意见。冷漠出现在了最亲近的人中间。他们没有恶意,他们试图用所有的好意保护你,你不应该生气,成年人必须学会担当,必须学会分辨好坏,你需要懂得他们是为你好。从此,更沉重的负罪感如影随形。更可怕的是,当初被这样的“洪流”推着向前走,或者被淹没的人,回过头来“好言相劝”,以过来人的身份。

渐渐地,我们连迷茫都不能再有,因为有一位杰出的作家说了一句话“你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所以,我们的迷茫成了见识短浅,那么我们的发泄呢!!因噎废食被当做了理所当然,只因为废的是别人的食,又或是因为被废过食,需要有报复心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仁者见仁。可是如果有些观点被“作者已死”全面淹没,携之为利器,攻讦他人,隐蔽自身,那么,拥有了所谓的话语权,就成了一条择人而噬的剧毒怪蛇,无知者负重前行,有知者三缄其口。

世间最不能直视的就是人心。这世间最应该直视的就是自己的心。黑暗里,黄色的尾巴在窗外摇晃,一阵冷风吹过,是毛茸茸的感觉,你闭上眼,体验一下!!!

你是一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被推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