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一期 | 古香古韵看写作·第七讲

理事会读写营第一期 古香古韵看写作(主讲:文言明语)


大师们文章的开头

今天继续讲大师们在写文章时运用的开头。优秀的大师们的文章开头,并没有什么故意而为之,只不过文章就是这样写的。写得多了,自然就会用各种方法,这也是我们做出的分析与总结,我们不知道大师写文章时的思路和想法,所以不能轻易地下结论。只能说这些都是自己在读他们的文章时的一点体会和心得。

一千个读者或者作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点和认识不同是很正常的。大师们的开头都是多种多样的,选适合自己的来学习,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今天依旧讲两种文章开头,一种是设置悬念,一种是场景渲染。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文章总是有各种互通的情况,文章开头只是类似于这样的方法而已。尤其是有些种类的开头,它还包括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内容,在这里不能仔细地分开讲,只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罢了。

所以需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活学活用,不能动不动就生搬硬套。学习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消化吸收了,才能产生能量。

设置悬念

一般来说,设置悬念是与开门见山相反的,它并没有清清楚楚地点明主题,指作者抓住读者急切的心情期待着并想要探究事情原委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启发读者惯性思索的好奇,从而激发出读者阅读的饱满兴趣,让文章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是鲁迅先生《祝福》一文中的开头,里面的内容极其丰富,既有设置悬念的味道,也暗藏着主题,还有下面我们要讲的场景描写。只不过鲁迅先生的用词总是有些时代感,让不熟悉他文章的读者读起来有点困难。

说它是设置悬念,是因为接下来我们只是感觉似乎与过年有关,却不知道究竟要描写什么。看标题,又似乎要写与标题有关的事件,新年气象,自然是开心高兴的事,可读了全文,才明白是悲剧。

每个人都要过新年,具体是喜庆还是像文中的祥林嫂那样在喜庆的气氛中死去而成为悲剧,还得继续读下去。“灰白色的沉重晚云”似乎在强调着什么,给读者一个预感。

读完整篇文章,我们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运用的写作手法,这样的开头,似有似无,似轻似重,如果不是被这样的开头吸引,怀着好奇心认真读下去,实在是有些遗憾。

场景渲染

这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很多作者推崇的一种写法。我在一个短视频上曾经见过,有人专门对这种写法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场景渲染的开头写法,就是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排比、拟人、比喻等等),通过对周围或者看到的景物描写,渲染文章气氛,烘托文章氛围,为自己文章的下文所要写的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充足的衬托与铺垫。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这是世界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海燕》的开头,我们上学时曾经学过,我清楚地记得,老师是让全文背诵的,当时只是认真背诵了,没有像今天这样认真分析。大家仔细琢磨,这又是一个很经典的开头。

说它经典,就是跟上面设置悬念有相同之处。首先,毫无疑问地说这个开头是描写场景渲染海燕勇敢的开头;其次,是不是扣住了《海燕》这一标题,开门见山地直接描写着海燕。

从这个开头就能看出来,有些人简单地说让我们运用形容词,让我们学习拟人,这些话应该都是简单而正确的。

场景渲染是名词,非常笼统的,理解起来也许很费劲,但是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的开头,大海是——苍茫的,狂风——卷集——乌云,海燕像——黑色——闪电,它的飞翔是——高傲的。

这样的描写,不说有得写,有内涵了,光是读起来就会让我们有了感觉,有了那种必须读下去的欲望。

今天讲了两篇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和场景渲染。其实,这只是讲义的一种方式,意犹未尽的东西很多,有些绝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我们阅读文章,尤其是初学写作的作者,先不要去考虑文章整体的寓意,有了想法,抓紧时间,运用所学到的开头方法,先把开头写出来,就算是碎碎念,写完整篇文章以后还可以修改的。

无论是用哪种文章开头的写法,都只是后人的一种分析与总结。写作没有捷径可走,除非你不听劝阻,走那些歪门邪道。如果想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那就要脚踏实地去努力,不断地多读多写,才能有所收获。

写得多了,你就不会再去纠结用哪一种文章的开头来写了。“文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抛开一些专门的固定的写作锻炼,用任何一种开头来写都是你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等你写完了全文回头看时,也许会发现自己居然使用了我们曾经讲过的一种开头写法。

管他设置悬念还是场景渲染或者是开门见山,只是单纯地读书或者听课而不去动手动笔,永远都不能提高写作能力,那些大师们写出来的优秀文章,都是在不断写作中提高的,不能只看见人家的文章好,忽视了人家的努力。


【课后习作】(截止时间待修改)
注意:课后习作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本期作业截止时间2022年12月13日23:59

主题:设置悬念或者场景渲染的方法写一段文章开头

  1. 【必做】根据本课程内容,在评论区留一段200字以内的片段练习,用学号开头,如:【0100】习作内容。截止时间之前提交的作业会有助教点评。按时完成【必做】部分的学员才有资格参评满勤奖。
  2. 【选做】写一篇1200字以上的完整文章(可基于【必做】扩写),在评论区留下文章标题、文章链接,同样以学号开头。这部分作业择优由讲师点评,并由理事会点赞推文上榜。

【延伸阅读】
《海燕》高尔基
《故乡》(《少年闰土》节选)鲁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写营第一期 | 古香古韵看写作·第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