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症

时常觉得,在工作中最容易让人产生自我怀疑的事,就是拖延症,明明觉得时间挺长的,但往往都到截止时间时才发现未完成,心情也特别慌乱,进而非常自责。那什么情况会产生拖延症?

1、在遇到难的事情时会拖延

常常遇到难的事情时,不知道怎么去做,就很难有信心,往往就会拖延。比如领导叫你写一份行业报告,你没写过,根本不知道从哪个维度去分析,从哪些渠道去获取数据,就会很纠结拖着不干。其中常常还会伴随着完美情节,既然要做当然想一次做得很好,但事情本来就有挑战,再去拔高的话就更会拖延。

2、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拖延

心情不好,人就会失去激情,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自然而然就会拖延。比如领导才批评了你,或者扣了你的绩效,往往人会停留在糟糕的情绪中,压根就不想做事,肯定就会拖延下来。

3、有事分心的时候会拖延

最简单的例子,微信一直在那嘀嘀的叫,忍不住就会去看信息去回复,感觉时间很快就消耗掉了,但没干多少事,这样就会拖延下来。平时常见的回邮件、开会、聊天等都会导致分心拖延。

4、关注度低的事会拖延

一件事你做不做都没人关注,这种事往往也会拖延,毕竟没人来监督、检查等,自然就会很放松。比如锻炼,你今天锻炼,或者明天锻炼都无所谓,那为什么不拖延一下。

既然有这么多种拖延情况,而且拖延发生时让人很煎熬,那该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根据加拿大心理学家发明的拖延症计算公式:效率 = 信心 *愉悦度/分心度 *回报时间,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想到了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克服拖延症。

1、分步骤迭代去做

针对难的事情,如果想一次做好确实很难,但如果我们先基于自己的认知先做一版,给同事或者领导看了之后,根据他们提出具体的意见进行改进迭代,往往容易做出好的成绩,这就是分步骤迭代去做的思维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方面凭我们自身的能力很难一次解决难的问题,需要迭代的过程,这样既克服了拖延的毛病,又让领导知道当前的状态,领导也会更放心;另一方面有的事其实没那么难,可能需要跟领导沟通一下就好解决,但我们拖着不做,越到后面就有压力不敢沟通,错失了沟通的最佳时机,导致最后交出的东西领导也不满意。

2、调整心情

针对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调整心情让自己回归到工作上来,比如可以深呼吸放松自己,提醒自己是职业化的人;或者可以回溯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回到积极主动的状态;或者出去做几下运动,让身心恢复活力

3、切断外界干扰

针对有事分心的时候,需要切断外界的干扰,具体可以是关掉手机的网络,关掉邮件系统,带一副软耳塞屏蔽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工作中。

4、与他人建立互动

针对关注度低的事,需要与他人建立互动,借助他人的力量来监督自己。因为有了他人的监督之下,我们内心会很难保持淡定的状态,时刻会提醒自己去做,所以很多小伙伴会借助朋友圈立很多flag,逼迫自己去做,不能让自己丢脸,就是这个道理。

在工作中,最好的与他人建立互动就是跟领导去汇报,毕竟领导也想了解员工在做什么,既可以克服拖延症,又可以让领导更深入地认识你。

这些方法就是我自己经常用的方法,效果很不错。当你某一天遇到这些场景的时候,想到并运用对应的方法,克服了拖延症,内心就会非常的愉悦。

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大伟沉思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克服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