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为我所用

今天早上,我听完了阿杰老师昨晚的知识管理的分享,也让我重新审视和认识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图片发自App


我的感受

阿杰老师的分享条理清晰,思维缜密,图文并茂,分享的内容特别应景。


图片发自App

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学习了许多的课程,但是都没有来得及消化和吸收。而这些信息都会不断地吞噬者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迷失在信息的大海中,这就是松鼠症的典型特征。

阿杰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看似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并不是自己的东西。

知识输入

那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收集信息?主要是我们没有以自我为中心去获取信息和资源,没有做到断舍离,会觉得他人传递的信息是好的、之前没有学习的知识和别人都收集了的信息。

知识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去学习和思考,最好是能够解决当下自己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片发自App

其实知识和肌肉一样,如果获取到的知识不用,那么到最后这样知识就会萎缩和遗忘,那么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就算是白学了。

其次,我觉得对于信息本身的选择同样非常地重要。有些信息本身就是错误或者低质量,如果一直都在这里面打转,你会变得更加地迷茫和焦虑。因此要找到精准的信息去了解。

所以我们也要经常出去与人交流互动或者直接请教牛人,或者花钱在在行找专家交流,那么你获得的知识更有效果。

知识整理

这里属于道理都懂,但是依旧过不好。

其实我以前也做过对电脑内容的优化更新,但是,我还是发现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比较痛苦。

我会把电脑和手机的桌面的内容进行清理和完善,按照工作、生活、学习、兴趣的模块去优化调整一番,这样找东西也会更加地快捷。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知识内化思考

通过归类整理的知识只能算是信息,若要是能够完全地为自己所用,关键还是需要讲内容进行有机地整理和提炼。

其实,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阿杰老师的分享大概是30分钟,但是我们要讲他分享的内容进行转化和提炼的话,至少也要多花上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转化,才能获得更多的新知和行动力。

最好是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来听是最好的。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关键词是分类和分享。

首先是分类,通过特定的编码规则和软件系统【印象笔记本体系】让知识能够更加快捷地搭建起来,方便我们自己的使用和寻找,而且能够统一在一个信息源里面查阅。

其次就是上面说的分享。通过分享出自己学到的知识,你可以更好地掌握了知识本身。

花十倍的精力去践行学习到的内容,你的收获将大大不同,远比匆忙地学习强太多。

知识为我所用,方是学习的根本。

不问自己学了多少,问问自己,你到底用了多少?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