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最难的感情莫过于此

Love is magic,but without responsibility, its magic is gone.

一些朋友在网上询问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结婚后又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异性,该怎么办?”。

这类问题的后面,网友的回答无非是三种态度:

一种上来就是批评,占领家庭婚姻伦理道德的高地来猛烈攻击提问者,大骂提问者各种渣,不配做人,恨不得让提出此类问题的人无地自容然后把问题删除,图一个眼不见心不烦。当然,这类回答在所有回答中是少数,还有一种就是另一个极端,告诫提问者“follow your heart”,如果真的爱上了另一个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给现在的伴侣以解脱,因为你已经对其他人动心了,证明你已经不爱现在的伴侣了,与其让现任受委屈,让心仪者难过,让自己后悔,不如在当下就勇敢的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这类回答的数量其实也只占少数。其实对于这类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劝诫提问者珍惜现任,处理好与心仪者的关系,尽力不伤害任何人,同时这类回答中大概率都会出现六个字——“发乎情,止乎礼”。

发乎情,止乎礼

其实,“发乎情,止乎礼”并不是网友原创,而是出自中国诗歌集《诗经》,孔子编纂的《诗经》首篇《关雎》就是描写一个青年男性对女子的思慕之情,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

这句话起初是说男女的感情要有一个度,不能超越礼法的限制为所欲为,不能因为情爱就越过世俗礼法,自行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这句话主要就是针对类似上述的提问者而设定的一条红线,提醒每一个已经结婚或者有稳定感情关系的男男女女,虽然你可能会对其他异性动情,但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

但如果你以为从古至今,男女之间的感情就是以爱情为基础,“发乎于情”,从而谈恋爱、结婚生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男女之间大规模开始以感情为基础的婚恋最早只能追溯到18世纪晚期,距今也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现代社会,婚姻的基础可不是什么浪漫之爱。上层社会的贵族更注重婚恋双方的血统,那可是涉及到遗产继承甚至贵族身份继承的基础;底层劳动者更不可能有什么自由的婚恋,由于无法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且时刻要关注土地上的收成问题,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男女之间的感情。“发乎于情?Are you kidding me?”

东方文化里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文化里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结构之下,类似这样的故事才会被广为传唱。大家都渴望这样的浪漫之爱,但是社会不允许。

选择越多,风险越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互联网的不断革新,全球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与人接触的越来越频繁,给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在一天时间里接触到的异性可能比前现代社会中的人一辈子接触到的异性都要多。对于处于当下的男女来说,更多的接触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而对于你的另一半来说,也意味着TA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一书中,将上述情况称之为汇流之爱。过去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浪漫之爱,一旦双方结婚,通常彼此会在一起生活一辈子,无论他们最终的感情如何。但在当今社会,夫妻离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令人羞耻,情侣分手也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容易。

乌尔里希·贝克在《爱情的正常性紊乱》中认为,过去控制着夫妻间亲密关系的传统和规则在当代社会已经失灵,每个人都会各种各样的选择,通过这一系列的选择,人们可以构成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的无穷选择序列。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情爱选择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感受,虽然在选择的过程中依然会受到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但相比于前现代社会的人们,无论从自由程度还是选择范围来看,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也请不要高兴的太早,这同样也是风险最高的时代,因为你的另一半也会做出选择。

屡禁不止的婚外性

在逐渐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发情期的消失,人类很早就意识到性的愉悦,但几乎同时也意识到只以快乐为目的的性行为会给文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于是世界上各种文明不约而同地建立起对性行为的约束,并将其融入到道德教育当中。通过制定性行为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法律条款,想将性约束在家庭当中。但即便有诸如浸猪笼、乱石砸死等死亡威胁,人类的性行为依然会时常游离于家庭之外。

实际上,人类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社会(不到5%)真正将性控制在家庭之中,禁止一切婚外性行为。金赛曾在他的报告中指出,他所调查的所有已婚男性中,一半以上都有过至少一次的婚外性行为。美国人类学家布洛德在1980年曾对全球各种文化对婚外性行为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3%的社会认可男性婚外性行为,13%的社会认可女性婚外性行为,23%的社会不赞同男女双方的婚外性行为。可以看出婚外性行为在这些文化当中确实真实而广泛的存在着,即便有着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至于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笔者偏向于进化心理学理论的解释,但如果继续深入讨论会偏离本文的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巴斯写的《欲望的演化》,大家只要知道“斗小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家庭制度的产生就可以了。

止乎礼,止乎责任

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的生活打破了“车马很慢”的节奏,网络的发达改变了“书信很远”的沟通,广阔的交际颠覆了“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浪漫。男女之间的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涉及到很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生理机制。可能你会在不经意间意识到对眼前的这个人产生感情,即便你已不是单身,但请不要先急着报以羞耻的态度对待它。

当男女之间相互接触并产生感情后,脑内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它会使人感到莫名的愉悦,而这种愉悦是物种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生理机制。这么说不是甩锅给让人又爱又恨的多巴胺,我们只需要正视:感情的出现确实就在一瞬间,多巴胺的分泌是个体无法控制的。换句话说,我们的确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先不要绝望,因为我们还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提出过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是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重要因素;亲密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承诺是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要素单独或自由组合可以形成7种组合,斯滕伯格给每一种组合都起了一个名字,并且认为一份完美的爱情须由上述三大因素构成,缺一不可。所以,当你觉得移情别恋时,请先对号入座,检视自己的感情是否包含了上述三大要素,否则很容易陷入跛脚的爱情模式当中而不自知。

当我们开始学会站在客观立场冷静分析移情别恋的时候,也就开始学会真正审视自己对现在另一半、对家庭的责任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可以让我们做出任何的选择,但同样也必须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可惜的是,我们都只愿去享受自由选择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承担任何不利的后果。

笔者刚才说过,感情的出现涉及多种复杂的机制,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另一半之外的其他异性产生感情并不可耻,那只是你脑海中的一种想法,但并没有付诸实践。好比个体想实施犯罪,但他在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前,没有人知道他想犯罪,更不会因为这个想法而被判入狱。

如果无法控制感情,请控制自己的行为,想想自己行为会带来的后果。TA真的是一无是处以至于理所应当被你欺骗和背叛吗?如果反过来是TA背叛了你,你又该如何自处?就如同电影《廊桥遗梦》中约翰逊夫人对情人罗伯特说的那样:我的丈夫一辈子都是好人,他不应遭受我对他的背叛。在“发乎情,止乎礼”上,约翰逊夫人做得并不是太好,但也没有给丈夫和家庭带来更坏的结果。也正是这样一份责任或者说是纠结抑制着她打开车门冲向情人的冲动,有一定阅历的成年人隔着屏幕都能体会到她的艰难,从而成就了影视上经典的一幕。因为这样的感情真的是太难了。

P.S. 一点干货

借助审计学上著名的舞弊三角模型,谈谈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舞弊三角模型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企业是否在财务上存在舞弊行为:压力、机会以及自我合理化。这里不是审计课堂,笔者仅借助这三个要素来解释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首先是压力。个体在压力较大而又得不到另一半理解时会有倾诉舒压的需求,一个不错的红/蓝颜知己在这时就会趁虚而入,所以控制行为第一条:学会与另一半积极沟通并从TA那里缓解压力。第二是机会。出差、异地恋等较长时间的分离会给个体以出轨机会,所以控制行为第二条: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经常与对方沟通(将被查岗改为主动接受监督),牢记矛盾不过夜原则。第三是自我合理化。从另一半身上给自己移情别恋找借口,将另一半对你的好视为理所当然或者将自己的出轨视为对另一半的惩罚,所以控制行为第三条:时常反思自身,从自己身上而不是另一半那里找原因。

                                                                                                        By:因缘笑笑童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七版)

2. 贺兰特·凯查杜里安:《性学观止》(第六版)

3.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4.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

5. 章立明:《个人、社会与转变——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

6.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

7. 中注协:《审计》(2019年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乎情,止乎礼?最难的感情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