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季载-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周文王一种画像

近期,笔者查阅有关孔子弟子冉雍的材料时,发现《冉氏族谱》接续相对完整,让人惊叹。 从其族谱中可大致了解到:

“冉”姓的来源是周代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同一个母亲的弟弟季载,在周代建立后,大封天下时,被封到冉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周边区域,国都应该在定陶区冉堌集区域,季载就以国为氏,叫冉季载,他也是冉氏得姓始祖。

由冉季载往前数22代,是华胥氏。相传远古之时,中原有一个叫华阳的地方,华胥氏出生在华阳,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华胥。据说她喜欢四处游玩,后来她得知有一个地方叫燧明的人,用火烧东西吃,她便去了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认识了燧人氏,不久便有了伏羲。华胥氏回到自己的部落之后,教大家如何使用火烧饭,因此部落的人让她主政国事,成为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此后不久她又生下女娲,所以她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有记载,伏羲、女娲结婚后生子少典。

少典之后,《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虫)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说明黄帝是少典之后。黄帝逝世后,依次为是颛顼帝(黄帝孙子)、帝喾,之后不是尧、舜,而是帝喾的一个儿子后稷。之后这一支人脉开始传承到亶父,又称古公亶父,被追谥为周太王,是周文王姬昌的爷爷。

冉季载的第九代孙有一个叫冉在(也有叫冉离)的,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冉氏族谱》记载冉离的第二个媳妇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冉耕、冉雍、冉求)往从学焉”,成为了孔子的学生。他亲兄弟三人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其中冉耕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有很高的威望,不幸早逝。冉求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冉雍与其他同学共著《论语》120篇。自己有著作6篇,称为《敬简集》,但在秦朝焚书坑儒时被烧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冉季载-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