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与“农场主”

[cp]@一天读懂一个道理,今天你读懂了什么?

最近才拜读完刘慈欣所著《三体》,让我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不够印象最深的还是“射手”与“农场主”的定义。我们知道SF是科幻小说的缩写(science fiction),但在刘慈欣的小说中这是shooter和farmer的缩写,也就是两个设计宇宙规律本质的假设。

“射手”: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了一个洞。假设这个靶子所在的平面是生活着一群二维生物,他们中的科学家对自己的宇宙进行探索后,得出一个结论“宇宙中每隔十厘米必然会出行一个洞”。他们把神枪手随意而为之的行为当成了他们宇宙的定律。

“农场主”:一个农场中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会来给它们投食。火鸡中的一个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一年都没出意外,于是得出一个它自己宇宙的定律“每天中午十一点,就会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这天早上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消息,但这一天中午十一点食物并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细思极恐的故事,我们只不过是生活在地球上的青蛙而已,自以为看到的是全部的天其实只是一个井口而已。小说虽然是假想的,但是文字必然有她书写的道理。

就比如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思想一样。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往人说过的一句话,从一个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大人是个什么样,这句话也不全对,也不全错,一个孩子从小所看到的世界和所接触到的人就只有这么大,那么他的思想所能接纳的范围就被这样局限了。如果他不看书,不看新闻,只看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那么他的思想就无法实现跳跃,。

等等,我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每个人从小时候开始到离开父母去到别的环境,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思想,都是被局限的。之所以要多去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为什么有的时候很多事你想不明白,并不是因为你不聪明,而是你无法跳出你原有的那个思想维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导致你的烦躁,焦虑与不安。

所以,别做井底的蛙,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放松与升华。[/c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射手”与“农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