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选科那点事,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着终身幸福!

如何科学选科,

此文是基于江苏地区的高考政策。新高考下如何选科:科学选科,以终为始。

需要从高一就要开始规划 ,3+1+2有12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可选专业96%,竞争一般,学习难度高

01物理:覆盖90%,物理人材决定一个国家的科研成果。可选对口专业:信息技术、新科技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

02化学:仅次于物理。

可选对口专业:生命科学材料、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包括林业、食品、医学、地质、核工程类等都需要有化学基础。

03生物: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可选对口专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相关科学的一个基础。可选专业50%,学习难度低,竞争激烈

    04政治:思想政治。可选对口专业: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

05历史:前瞻后顾,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有价值观。可选对口专业:民族学、考古学、汉语言文学等。

06地理: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环境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可选对口专业:旅游类、气象、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等新高考 

政策下:所选科目必须和大学对这个专业所要求的选科是吻合的。 选科前要明确我们最终想从事什么样的专业,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始为终推出升学选择模式。

选科没有做好,专业上不了。

选科依据:匹配大学专业—成绩最重要—规划知自己—师资要考虑

01 匹配大学专业的科目 看招生简章,看选择大学匹配的选考科目要求 ,同一所大学对于不同省份要求不同,不同大学同样专业要求也不一样。

02 成绩最重要,看总成绩。注意:排名靠前,不是分数靠前。 查排名,去看之前的学校的历史数据,或找毕业班老师了解相应的得分,对应的位次和排名是多少?

03 规划知自己,选科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在选科前、高考前,要通过规划来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在哪里?比如MBTI、霍兰德、多元智能、GQC、DISC测评、16 型人格测试。      从兴趣到职业只有四个阶段,从选科开始培养、热爱、为之奋斗的职业。      初级阶段:有趣儿;     

第二个阶段:找到他的乐趣; 

  第三个阶段:成为一个兴趣;     

第四个阶段:让兴趣兑换成社会价值。

04 师资要考虑,

指高中所在的师资,哪些老师带的往届高三毕业生专业平均分高?

拿高分的梯度有多大?

选科思路:看专业—记成绩—找兴趣—定方案 选科操作的四大要素:

01 选择专业,选择三到六个专业,对照该大学的专业对选科进行对比。

02 看成绩,要把自己每年的每一学期的各科成绩做一个完整的记录,便于看自己的分值波动情况,为选科做一个参考。

03 找兴趣,这个综合因素里还包括家庭、社会关系等,要提前考虑进去。

04 确定方案:初三先做初步打算,高一上半学期进行机选,高一下学期确认最终选科方案。

以后会在高一第二学期结束后选科。

高二期中考试后再确定最终要不要调整,

高二后不建议调整。

两点建议:

第一, 及早确定专业:初三开始提早做好生涯和学业规划。

第二, 及早认知自我:外部政策不断调整,导致家长都陷入了一种博弈的焦虑当中,想选热门又怕热门没毕业就变冷门,冷门就更不敢贸然去选了。

从自我个性、特点出必,目光放远,选择学生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确定一个合理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地付诸行动。

最后,希望学生和家长,分科后短期不反悔,高考后中期不后悔,就业之后远期终无悔。适合孩子的专业才是真正的好专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一选科那点事,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着终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