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软弱,也总想洒脱——愿所有儿童被世界温柔以待

本文一共2712字,大约会耗费您7min的阅读时间。

声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说起童年,每个人的境遇不尽相同。

 

有的人含着金钥匙长大,一直生活的很优越,一辈子锦衣玉食。有的人在心灰意冷,自卑孤独中长大,没有树高,也没有花香,是一颗无人知晓的小草。

前些日子,叨姐的朋友圈被一部电影刷了屏,身边的很多人都截了小男孩在电影的结尾露出的微笑。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他。”


最后的微笑,之于我们大众,本应该平凡不过,但是之于这部影片,却显得格外的格格不入。这是一部英雄电影,一个在乱世底层顽强挣扎的超级英雄。



该影片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豆瓣评分高达9.0分,并连续三周获得“一周口碑榜”冠军。12岁的黎巴嫩小男孩的成长历程成为了整部影片的“眼泪收割机”。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升华艺术,好的电影值得人们深思。令人感动的不是演技,而是亲身经历,这部影片的小演员赞恩本身就出身于叙利亚,在社会最底层生存的难民,他把自己的故事呈现给世界。


何以为家,到底什么才是家,父母真的知道如何给一个孩子真正的家吗?


电影的开头,一个瘦弱的男孩——赞恩,站在法院。

法官问他:

赞恩,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被带到这里吗?

赞恩说:知道。

法官问:为什么呢?

赞恩说: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简短的几句话,充斥着无尽的绝望和冰冷。



沉重而压抑的116分钟里,赞恩的人生被揭开,他很早就学会了抽烟,从小被暴力、殴打、辱骂…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竟然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他从未上过学,经常要被家人要求去打零工、搬运重物、街头带着弟弟妹妹卖果汁、送煤气罐、帮助父母制毒…


电影里有个镜头,当望着其他的孩子都坐着校车去上学时,而赞恩却只能拖着比他还重的煤气罐上门送货,他曾向父母多次提出要上学,可留下的却只有父亲担心他上学而耽误在杂货店的工作,和母亲为了他能从学校带食物、衣服、棉被回来,来接济家里。这是让人多么的无奈选择。


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赞恩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他们将生育当生了生存下去的一种获利手段,大一点的孩子就出去打工挣钱,生下的女孩只要到了发育初潮期,为了换几只鸡回来,未待到成年,就嫁给别人当老婆。


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妹妹被强迫嫁给房东当老婆;离家出走后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穿行在行人来往的街道,乞讨工作只为了“活下去”;被黑户黑人妈妈拉希尔收留又因拉希尔没钱办假证而被警察带走,只能带着她的孩子约纳斯流落街头寻找他的妈妈;为了养活自己和约纳斯不得不面对自己最不愿面对的生活;卖掉胜似亲弟弟的约纳斯筹钱出国;最爱的妹妹萨哈因难产而死,持刀伤人,进少年监狱…



很难想象,赞恩的童年都经历着什么。


当母亲带着一些吃的来监狱看他,本以为母亲会因为失去女儿而悲痛欲绝,却没想到母亲会说出那种:一个孩子走了,用另一个孩子代替的话。仿佛那个死去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狱中的赞恩彻底的崩溃了,并拨通了电视台的电话,起诉自己的父母。



不负责任的生育,等同于一场谋杀,很多无辜的孩子,自出生那天起便要开始受罪直至死去。


知乎上曾有个话题#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起到多大影响?#,被15966491人浏览,被24561人关注。


微博话题#父母对孩子三观的影响#同时也被9323.3万人阅读,讨论超过了2.3万。


其中有一段叨姐认为说的最为贴切:



3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缩影。


之前有一部小说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26岁的林奕含,才华横溢,刚出版了自己的小说不久就上吊自杀。这一切,都源于13岁被自己的老师性侵。林奕含在自杀前8天接受采访时说“ 其实我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有一点看不起自己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样觉得,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残忍的屠杀,并不是二战时候的集中营,而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而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过去受访时也透露过,从7岁开始遭到一名成年男子性侵,长达6年,最终不堪重负的他,在41岁选择了自杀。童年的阴影腐蚀了他的一生。

有过性虐的经历人表面上看似没大问题,但是其内心其实很痛苦、挣扎、受打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人际、亲密关系方面。受侵犯的年纪越小,时间越长,受害者与被害者的关系越密切,身体接触越亲密,影响就越大,伤害也越深,影响也就越广泛。


 4

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有的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


今天叨姐二刷了《沙漠之花》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出生在索马里沙漠的华莉丝,四岁的惨遭父亲的朋友强奸,五岁接受野蛮的割礼,13岁被父亲卖给61岁的老头做他的第四任妻子,而代价只是五头骆驼,为了逃婚,只身穿越沙漠,险些葬身狮口,不懂英语,却要流浪他乡,这一切但悲惨遭遇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女性的身份。


许多中东和非洲国家,女孩出生不久就要用刀片割除她们的外生殖器,然后再将下体缝合以保证女孩的“处女之身”,直到新婚之夜才能由自己的丈夫用利器打开。索马利亚人传统的思想认为女子两腿之间有些坏东西,妇女如果不进行割礼就会被视为肮脏,淫荡,不宜迎娶,还会被家乡驱逐,只能沦为妓女。


女性割礼手术是对女童权利的严重侵犯,是充满伤害,虐待,折麽,残酷,非人道,带有侮辱性的陋习。


这让华莉丝在成名时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一生致力于挽救非洲女性,投身到非洲反割礼运动中,成为全球女性典范。


她曾说过:“我相信我所吃的苦都是上帝的安排,我能够挺过来,就说明我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我要痛快并有价值的活着,无论前路有多艰险,因为有了信念,我从不畏惧!”


她用一生救赎童年的悲惨经历,挽救那些成年上万受苦的女孩,绽放她的那一束“沙漠之花”


5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一面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一面强颜欢笑。

有些人经常深夜失眠焦虑,清晨醒来时,俨然又是一副激情满满的状态。

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个相似的场景,在某个私下无人的深夜,坐在车里抽着烟,许久之后,才重新换了一副神情,故作轻松地敲开了家里的门。

我们虽然时常软弱,也也可以洒脱。

说实话相比在叙利亚、印度、非洲,千千万万难民营的孩子,相比赞恩、华莉丝、林奕含、查斯特的童年,我们实在要幸福太多。


至少拥有着安定的生活,丰厚的精神粮食…所以在面临什么困难的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


同时也希望各位父母,不要忽视孩子在童年期的创伤,创伤在成年之后会扩大并影响一生。当童年缺失越多的东西,成人后得到的越多,他越难以正常处理。焦虑,无措,希望孤独又渴望温暖的矛盾,这一切都重复摧毁着建立—破碎——建立的循环。过往的坎坷经历,像一只邪恶毒蛇,会在每个人内心时刻撕咬,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愿所有儿童包括大儿童们,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最后的最后

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吖

笔芯笔芯~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常软弱,也总想洒脱——愿所有儿童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