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学习总结2

20180616

      这一周,学习是高效学习思考能力里的高效学习和知识管理板块。

      我在想,我好像就一直是低效率的勤奋者,偶尔还会偷个小懒走个捷径。文中高效学习的方法,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恨的是他无情的揭穿了我现在的状态,爱的是,这些方法如果我好好的用起来,我的学习效率可以上好几个台阶呀!如果是读书那会,知道怎么学习,估计我就不会放弃高考了吧。

      世上的书太多,知识大多,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虽然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掌握一套功利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加有效的用20%的精力学习80%的知识。比如有选择性的少读书,合理的配置自己的资源(什么样的状态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而是先看书评,从目录、章节着手,对书有个大概的了解,依据知识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习马上有地方用,难度适中,来判断是否是你目前需要学习的知识。

      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没有在大脑中形成知识晶体,就像一盘散沙一样存在,但是散沙+水泥+石头可以做成坚固的大楼,我们的知识经过管理也可以成为整套系统,让知识在大脑中井然有序。可以利用知识管理“两步半”的方式来不断练习:收集、整理知识,提取、整合知识,形象化、表达知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识管理 的三个大坑:1.把印象笔记等知识管理工具当成知识管理;2.把思维导图当成知识管理;3.把写作讲课当成主要的知识输出。身为职场人,最好的输出方式是总结、复盘。文档中提到了4种知识结构,应用在不同的场景。要提高提取知识的有效度,可以大量的看模型,并不断的思考模型 想工表达的关系,大量的模仿,合上图片,自己画一遍,最高阶的方法是强迫自己出本书,以出书的角度来不断的审查自己大脑中的知识晶体。

       专门用一篇文章来讲复盘,可见,这个动作真的是太有用了。复盘有4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最好是当时记录下感受和小想法,隔夜思考、整合,一群人比一个人更有效。我自己最近有认真写反思日记,会把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经过、情绪和处理方式,写下来,会反思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但是在复盘这一块,还是有些欠火候。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选择,只有当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三观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为了这个目标去选择适合的行动,而不是,别人说什么方法好,就去做,别人说哪本书好就去看,这样好像永远都在学习知识,但,学习的都是非常肤浅和不成系统的知识。学习任何一件东西,都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初步的状态,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 ,只能靠自己去填补。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的我们,知识学习才是知识变现的一个捷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级个体学习总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