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书写91】从“读到”到“学到”到底有多远?

       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作没有长进呢?你又没有反省过自己是不是一直在做浅层次的阅读?每天听书、听课,还见缝插针地抱着公众号阅读,貌似很忙碌,走路的时候挂个耳机听,开车的时候连接蓝牙听,甚至有时一般忙着手边事务性的工作还一边听书。听的时候觉得很有共鸣,讲的真好,但是过了几天,头脑里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假努力”和“伪学习”。

     为啥这样说呢?用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来解释,就是目前我的学习是“被动学习”,还仅仅留存在听讲、试听、阅读等层面,而“主动学习”是需要进行思维加工的,阅读后有自己的读书笔记,阅读心得,哪怕是短短的几个词也行。更深一层的是,读完书能去时间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内容让生活发生了改变也是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转化。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让别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能够在书中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清晰明了地讲给别人听,那就意味着知识进行二次创作转化为你的知识体系了,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这,就做到了深度学习。

   如何做到深度学习呢?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也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的干货幻想,虽然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得。读书这件事,最好不要请人代劳,从窗远看,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没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理解、去延升,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我们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来写,写出你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从“读到”到“学到”到底有多远?这主要就是专注于深度学习的程度。无论如何,我们最终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做,最终能否获取深度学习的能力,只能靠你自己行动,没有人能够代替。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书写91】从“读到”到“学到”到底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