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earning experience】学习笔记(126)剪映中“剪辑”各项工具的使用

剪辑中包括如下23个工具:

分割、变速、音量、动画、删除、智能抠图、抖音玩法、音频分离、编辑、滤镜、调节、美颜美体、蒙版、色度抠图、切画中画、替换、防抖、不透明度、变声、降噪、复制、倒放、定格工具,有许多工具已单独使用记录过,今天来逐一分解。

1、分割:就是对音频,视频,文字等进行分隔,然后方便删除或单独制作动画等。

2、变速:是针对音频的,分常规变速和曲线变速,详细内容参见“学习笔记(124)视频速度调节”。

3、音量:针对音频而言,调整声音大小。

4、动画:分入场、出场、组合动画。这些动画都是系统默认的,正式的视频,不建议弄得那么花哨。

所有动画依自己需要选择;动画可调时长,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来调整。

注:❶在同一条视频上,只能添加一个动画。也就是说,同一条视频不能同时添加出场动画和入场动画;

      ❷如非要在一条视频当中添加出场和入场2个动画,方法:先得把这条视频分割成两段,分别进行添加,也就是前一段添入场动画,后一段添出场动画。

5、删除:就是对不要的文字、视频、音乐等进行去除。剪映当中只有一个视频的时候,它是不能删除的,至少保留一段视频。

6、智能抠像:主要是针对视频、图片当中人物进行抠像。对动物的抠图不完美;对光线或背景太复杂的人物抠像也不完美。

7、抖音玩法:很有娱乐性的一个工具,主要针对图片中的人物,让相片变成动态视频。这个工具有些能支持视频中的人物。

8、音频分离:一段有音乐的视频,想提取其中的音频,就用这个工具,让音乐变到第二轨道,这样可以对音乐进行编辑,也可将音乐运用到其他视频中。

9、编辑:包括镜像、旋转、裁剪

■镜像:就是图片或视频与现在的方向相反。

■旋转:与调整图片旋转一样,点一次90度转动。

■裁剪:

❶可以调整视频的比例;

❷可以精确矫正前期拍摄倾斜的视频

10、滤镜:系统默认很多滤镜可按需求选择,还可以拉滤镜下面的红色线条来增、减效果。

高清:画面更清晰,有活力。

影视级:有好莱坞色调的感觉,更适合人文类的题材。

vlog:适合清新画面,春天等。

黑金:适合城市的夜景。

11、调节:是对视频的曝光,色彩,亮度等进行调整的工具,详细见学习笔记(123)视频的曝光、色彩调整及常用滤镜。

12、美颜美体:分为智能美颜、智能美体、手动美体三个方面。

智能美颜:包括磨皮、瘦脸、大腿、瘦鼻、美白、白牙。

智能美体:包括瘦身、长腿、瘦腰、小头。

■手动美体:可对身体的某一部分(如腿)单独进行拉长,瘦身瘦腿,对头等进行放大缩小。

13、蒙版:是剪辑工具当中的一个高级工具。具体的详见“学习笔记(125)剪映“蒙板”的使用”

14、色度抠图:是针对纯色背景而言的,特别是绿幕背景,绿幕背景可以在素材库里找,也可以自己拍。

剪映中的绿幕背景查找,点开始创作➠素材库➠绿幕素材

操作方法:

❶导入一段视频➠然后导入绿幕素材➠点色度抠图

❷将出现的双圆圈放在要抠除的绿色上,点强度➠拉下面的强度条,绿幕消失


❸给这个霸王龙,增加点阴影,更自然,符合环境和光线。点阴影➠拉强度条,别增太多。


还可参见学习笔记(112)如何制作动态的静谧夜色视频。

15、切画中画:同一轨道的视频,只有通过切画中画才能变到第二轨道,然后才能更方便的进行编辑。

16、替换:当你对现在的视频不满意,想用另外一个视频来替换时,可以用这个工具。但是替换有一个时长要求:就是现在要替换上去的视频时长,只能大于或等于原来的视频,如大于,系统会自动压缩到目前视频时长,但不能小于原视频时长。

17、防抖:如一段在走路时拍摄的视频有轻微抖动,可以用这个工具进行矫正,但是这个工具实际上是对视频进行裁剪实现的,所以用这工具会影响画幅,所以尽量在前期拍摄时用脚架等稳定相机或手机。

18、不透明度:是调整画面本身透明度的。

19、变声:出于某种原因,想改变视频的声音,有的时候搞笑等都可以用这个工具,有各种方言。

20、降噪:是减小音频原声拍摄的杂音,但是效果不理想。

21、复制:在视频制作中需要与前面的视频、音频、文字、动画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用这个复制工具,方便快捷。

22、倒放:选一段能看出正放、倒放的视频,点“到放”,这个视频播放时就之前倒着放,也就是从后往前放。特别是延时云彩视频,用倒放工具,云彩显得更加丰富,所以运用这个工具,可以产生一些好玩的效果。

23、定格:就是在视频播放当中,将某一段视频变成一张图片插在视频中,详见“学习笔记(116)定格视频制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My learning experience】学习笔记(126)剪映中“剪辑”各项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