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律100天精时力训练营·学习日志·DAY52】

#崔律100天精时力训练营 8.3#这是2019年10月30日<崔律·100天精时力训练营>之<脑力管理篇·8.3 必不可少的休息>的学习日志。

1.【知识】我在课程中的收获:

『学霸日志』

@刘晓真,之前听课更多的时候,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今天的作用更多的时间去联系过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迅速的写完作业。——这也是自己目前的日志状态,链接自己的A1、A2。实践了一段时间后,现在觉得自己的日志应该再迭代1次了,方向呢?可以尝试由繁到简。


@木小云,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好漂亮~~已经列入我的愿望清单,学习和儿子思维导图。


@常乐,睡前冥想可以加快入睡——哈哈~~这个点我深有体会,原来每次瑜伽课后,放空的时候,自己经常容易“睡”过去~~(看来是真的放松啦~~)


「崔律的分享」

精时力是学习精力和时间管理的课程,并不是说让我们每分钟都处在学习or工作的状态;而是告诉我们该学习or工作的时候,就专心的学习or工作,该休息的时候就全身心的放松休息。


『今日主题』

## 神奇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元,超过10万亿个连接or突触。对于大脑的认知,我们在过去10年才刚刚开始。


## 我们需要休息

>大脑需要休息

大脑是消耗能量的器官,大脑的重量只占身体的2%,但消耗的能量却高达总能量的1/4,也就是每个人每天消耗的2000卡路里中,有500给了大脑。


>身体需要休息

「误区」休息=偷懒

昼夜节律:生物在进化中产生的对地球24h自转现象的适应结果,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按照“活动——休息——活动——休息”的节奏,不停循环,每个周期90分钟。换言之,每90分钟身体会渴望休息和恢复,并发出一些信号,如:打哈欠。


## 休息,消除“注意力残留”

「沟通小技巧」

比较难的事情,在对方经历了喜悦后提出。


「注意力残留」

从任务A到任务B,注意力并不是立刻全部转移,有一部分注意力仍残留在任务A,这种残留可能干扰后面的任务B的思考,影响任务B的决策。因此进行任务切换时,最好休息一下,休息也是一种界限。


## 休息带来创造力

「栗子」睡觉中灵光一闪的好点子;想不出某人的名字

当我们拼命的用大脑思考和搜索答案的时候,实际上是阻塞自己的思维,而当大脑活动减慢,放弃努力思考,没有任何特定任务需要处理的时候,大脑却能以新的方式把事物链接起来。与比尔·盖茨共创微软的西和彦曾提出“西式3B创意时刻”小憩(break)、洗澡(bath)和睡眠(bed)。


休息≠偷懒,但休息也不是偷懒的借口,把不恰当的休息变成恰当的休息。休息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度。

2.

【检视】我过去的亮点与不足:

近几年,大脑经常会出现先不起来的情况,比如:想不起来这个人叫什么?想不起来自己刚刚想干嘛?想不起来自己中午吃了啥?……曾经以为是岁数大了,脑子记忆力衰退的结果~~现在看,应该是用脑过度,堵塞了~~

3.

【实践】我今日刻意实践中的亮点/实践计划:

今天下午参加了公司的健步走活动,2个多小时,9公里,一路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拍照,洗去了近几天来的大脑的疲惫&紧绷,虽然身体有点小累,但傍晚小睡了15min,立马就精神满满~~


4.

【疑问】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无

5.

【其他】任何想说的话:

今天在健走的时候,和小伙伴聊天,说到自己现在在改跷二郎腿的习惯,但效果并不好,因为翘腿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体的本能、已经形成了记忆,只要一坐下,自然而然的就会翘腿。我们的身体如此,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更是如此,即使是专注的、刻意的改变,也要历经艰辛,因为我们要让新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们自然而然的思维方式,就要反复的、刻意练习,直到这个思维方式自然的可以代替之前的思维方可。


改变是困难的,但如果不改变我们将永远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走,周而复始,不会有任何的成长和变化。


��N(�Z.���n�

你可能感兴趣的:(【崔律100天精时力训练营·学习日志·DAY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