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经济=中年人

那天听香帅老师说中国现在处在“熟经济”期~她很形象地比喻这种成熟期,无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还是中国38.7岁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我们都来到了“中年期”。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我们该如何面对“中年”这个词的含义呢?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她说就好比是“外人看你是风韵,自己看到的却是焦虑”。

我想想也对哈~可不就是这种情况嘛!人到中年,解决完温饱问题,于是很多人不需要再为了多赚一点钱而到处奔波了(外人看来确实都挺风采的:成天不是吃这里的美食,就是去哪里旅游度假,要么健身美容,要么喝酒唱歌,有房有车有听话的孩子,全家和谐其乐融融)然而自己夜深人静后想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我还能做点啥?这上有老下有小要养,生活压力何时是个头……人活着意义是什么?年纪越来越大我怎样可以老得慢一点呢?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甚至还想着退休了我怎么过余生?等等,可不就是自己看来的焦虑吗?

于是又看到一本书叫《中年的意义》,总算带来些许安慰,也希望可以给你们理解中年意义的新角度。在这本书一开头就问了一个问题:中年这个人生的阶段为什么只有人类有?大自然当中所有的动物物种只有幼年、壮年和老年这三个阶段——小时候叫幼年,成年了可以捕食、可以繁殖,繁殖结束就该死了,不死难道留着你和后代去争夺本来就稀少的生存资源吗?所以动物都是这样,中年一过,孩子一生,基本很快就死亡了……

但是人类不这样,人类演化出了一个漫长的中年时代,结婚生子后,人类还有好几十年可以活。按照现在联合国的标准,80岁以前全部算中年。那为什么人类需要这样的一个中年时代呢?

书里面解释说,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演化出了全新的代际分工,人到中年孩子也生了,甚至给孩子的粮食也打下来了,你也给孩子留了房存了钱,大自然就会对你做几样安排:

第一,你不需要那么好的容貌身材去吸引异性了,那就让你胖,让你有皱纹;你也不需要一头秀发了,那脱点发也没关系,让你对异性的吸引力下降,把能量心思省下来。省下来干什么?中年人这个时候只负责干一件事情,就是延续人类文明,促进人类文明的精细化分工和精细化地对未来投资。中年人要负责把自己的知识给传下去。

虽然我们吸收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在剧烈下降,,但是没关系,上一代那个知识你理解得更深刻,你对那些细节更加能够体察入微,把握的分寸也更好,这是中年人的能力。

看吧~为了节省能量大自然做了特别巧妙的设计,人类的大脑在40岁的时候能力是登顶的,成熟的。但不是大脑吸取外界信息的能力,而是认知、分析、逻辑推理、感知等这些能力到40岁登顶。在40岁之后,有20年到30年一直处于巅峰状态,大概到70岁前后才会发生下滑,这是人类大脑的规律。

书中说上帝之所以设计了中年,造化之所以给人类这样一个人生的阶段,不是让我们躺下的,是让我们各尽所能,爬起来接着往前跑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全社会,以我们这个阶段力所能及的方式、更能承担的职责,爬起来迅猛地再往前跑。

中年大脑回避压力和处理压力的效率,远远超过其他人生阶段,所以可以说,中年是个人心理发展到极致的巅峰时期,懂得如何让情绪避开自我挫败的暗示,转而用有目标、有重点、有效率的方式对待生活。所以这么想想现在的“中年”似乎也不是太差,就看你要躺平了得过且过,还是努力去把知识加工转化,并得以传承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熟经济=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