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

今天继续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的系列讲解。

更多技术文章,全网首发公众号 “摸鱼IT” 锁定 -上午11点 - ,感谢大家关注、转发、点赞!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 (qq.com)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

这台 1960 年的 PDP-1,是一个早期图形计算机的好例子,你可以看到 左边是柜子大小的电脑,中间是电传打字机,右边是一个圆形的屏幕,注意它们是分开的。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张图片

因为当时文本任务和图形任务是分开的。

事实上,早期的屏幕无法显示清晰的文字,而打印到纸上,有更高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早期屏幕的典型用途,是跟踪程序的运行情况,比如寄存器的值。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2张图片

如果用打印机,一遍又一遍打印出来没有意义,不仅费纸而且慢,另一方面,屏幕更新很快,对临时值简直完美。

但屏幕很少用于输出计算结果,结果一般都打印到纸上,或其它更永久的东西上。

但屏幕超有用,到1960年代,人们开始用屏幕做很多酷炫的事情,几十年间出现了很多显示技术。

但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是 阴极射线管(CRT),原理是把电子发射到 有磷光体涂层的屏幕上,当电子撞击涂层时,会发光几分之一秒,由于电子是带电粒子,路径可以用磁场控制,屏幕内用板子或线圈,把电子引导到想要的位置,上下左右都行。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3张图片

既然可以这样控制,有 2 种方法绘制图形:1. 引导电子束描绘出形状,这叫"矢量扫描"。因为发光只持续一小会儿,如果重复得足够快 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2. 按固定路径,一行行来,从上向下,从左到右,不断重复,只在特定的点打开电子束,以此绘制图形,这叫 "光栅扫描"。用这种方法,可以用很多小线段绘制形状,甚至文字。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4张图片

最后,因为显示技术的发展,我们终于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清晰的点,叫"像素"。

液晶显示器,简称 LCD,和以前的技术相当不同,但 LCD 也用光栅扫描,每秒更新多次 像素里红绿蓝的颜色。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5张图片

有趣的是,很多早期计算机不用像素,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因为像素占太多内存。

200像素×200像素的图像,有 40,000 个像素,哪怕每个像素只用一个 bit 表示,代表黑色或白色,连灰度都没有!会占 40,000 bit 内存,比 PDP-1 全部内存的一半还多。

所以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得想一些技巧来渲染图形,等内存发展到足够用,所以早期计算机不存大量像素值,而是存符号,80x25个符号最典型,总共 2000 个字符。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6张图片

如果每个字符用 8 位表示,比如用 ASCII,总共才 16000 位,这种大小更合理。

为此,计算机需要额外硬件来从内存读取字符,转换成光栅图形,这样才能显示到屏幕上,这个硬件叫 "字符生成器",基本算是第一代显卡,它内部有一小块只读存储器,简称 ROM,存着每个字符的图形,叫"点阵图案"。

如果图形卡看到一个 8 位二进制,发现是字母 K,那么会把字母 K 的点阵图案,光栅扫描显示到屏幕的适当位置。

为了显示,"字符生成器" 会访问内存中一块特殊区域,这块区域专为图形保留,叫 屏幕缓冲区,程序想显示文字时,修改这块区域里的值就行,这个方案用的内存少得多,但也意味着只能画字符到屏幕上。

即使有这样限制,人们用 ASCII 艺术发挥了很多创意!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7张图片

也有人用字符模仿图形界面,用下划线和加号来画盒子,线,和其他简单形状。但字符集实在太小,做不了什么复杂的事,因此对 ASCII 进行了各种扩展,加新字符。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8张图片

比如上图的 IBM CP437 字符集,用于 DOS。某些系统上,可以用额外的 bit 定义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做出这样的 DOS 界面,这界面只用了刚刚提到的字符集。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9张图片

字符生成器是一种省内存的技巧,但没办法绘制任意形状,绘制任意形状很重要,因为电路设计,建筑平面图,地图,好多东西都不是文字!

为了绘制任意形状,同时不吃掉所有内存,计算机科学家用 CRT 上的"矢量模式",概念非常简单:所有东西都由线组成,没有文字这回事,如果要显示文字,就用线条画出来,只有线条,没有别的。

明白了吗?好,我们举个实例吧。

假设这个视频是一个 笛卡尔平面,200个单位宽,100个单位高,原点 (0,0) 在左上角。

我们可以画形状,用如下矢量命令:这些命令来自 Vectrex,一个早期矢量显示系统。

首先,reset ,这个命令会清空屏幕,把电子枪的绘图点移动到坐标 (0,0),并把线的亮度设为 0。

MOVE_TO 50 50,把绘图点移动到坐标 (50,50),INTENSITY 100 把强度设为 100。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0张图片

现在亮度提高了,移动到 (100,50),然后 (60,75) 然后 (50,50),最后把强度设回 0。

酷,我们画了一个三角形!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1张图片

这些命令占 160 bit,比存一个庞大的像素矩阵更好,就像之前的"字符生成器",把内存里的字符转成图形一样。

这些矢量指令也存在内存中,通过矢量图形卡画到屏幕上数百个命令可以按序存在屏幕缓冲区,画出复杂图形,全是线段组成的!

由于这些矢量都在内存中,程序可以更新这些值,让图形随时间变化 - 动画!

最早的电子游戏之一, Spacewar!是 1962 年在 PDP-1 上用矢量图形制作的,它启发了许多后来的游戏,比如 爆破彗星(Asteroids),甚至第一个商业街机游戏:太空大战。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2张图片

1962 年是一个大里程碑,Sketchpad 诞生,一个交互式图形界面,用途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它被广泛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图形程序,发明人 伊万·萨瑟兰 后来因此获得图灵奖。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3张图片

为了与图形界面交互,Sketchpad 用了当时发明不久的输入设备 光笔,就是一个有线连着电脑的触控笔,笔尖用光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显示器刷新,通过判断刷新时间,电脑可以知道笔的位置。

有了光笔和各种按钮,用户可以画线和其他简单形状,Sketchpad 可以让线条完美平行,长度相同,完美垂直90度,甚至动态缩放,这些在纸上很费力,在计算机上非常简单!

用户还可以保存设计结果,方便以后再次使用,甚至和其他人分享,你可以有一整个库,里面有电子元件和家具之类的,可以直接拖进来用。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4张图片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好像很普通,但在1962年,计算机还是吃纸带的大怪兽,有柜子般大小,Sketchpad 和光笔让人大开眼界,它们代表了人机交互方式的关键转折点,电脑不再是关在门后负责算数的机器了,可以当助手,帮人类做事。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5张图片

最早用真正像素的计算机和显示器,出现于 1960 年代末,内存中的位(Bit) 对应屏幕上的像素,这叫 位图显示。

现在我们可以绘制任意图形了,你可以把图形想成一个巨大像素值矩阵,就像之前,计算机把像素数据存在内存中一个特殊区域,叫"帧缓冲区"。

早期时,这些数据存在内存里,后来存在高速视频内存里,简称 VRAM,VRAM 在显卡上,这样访问更快,如今就是这样做的。

在 8 位灰度屏幕上,我们可用的颜色范围是 0 强度(黑色)到 255 强度(白色),其实更像绿色或橙色,因为许多早期显示器不能显示白色。

我们假设 这个视频在低分辨率的位图屏幕上,分辨率 60x35像素。如果我们想把 (10,10) 的像素设为白色,可以用这样的代码。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6张图片

如果想画一条线  假设从(30,0)到(30,35),可以用这样一个循环,把整列像素变成白色。

如果想画更复杂的图形,比如矩形,那么需要四个值:1. 起始点X坐标 2. 起始点Y坐标 3. 宽度 4. 高度。

目前只试了白色,这次画矩形试下灰色,灰色介于0到255中间,所以我们用 127 (255/2=127.5)。

然后用两个循环,一个套另一个,这样外部每跑一次,内部会循环多次,可以画一个矩形。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7张图片

计算机绘图时会用指定的颜色 127,我们来包装成 "画矩形函数",就像这样:

假设要在屏幕的另一边 画第二个矩形,这次可能是黑色矩形,可以直接调用 "画矩形函数", 超棒!

就像之前说的其他方案,程序可以操纵"帧缓冲区"中的像素数据,实现交互式图形。

当然,程序员不会浪费时间从零写绘图函数,而是用预先写好的函数来做,画直线,曲线,图形,文字等。

计算机速成课Crash Course -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_第18张图片

一层新抽象!

位图的灵活性,为交互式开启了全新可能,但它的高昂成本持续了十几年,上集提到,1971 年整个美国也只有大约 7 万个电传打字机和 7 万个终端,令人惊讶的是,只有大约 1000 台电脑有交互式图形屏幕。

这可不多!

Sketchpad 和 太空大战 这样的先驱,推动了图形界面发展,帮助普及了计算机显示器。

由此,图形界面的曙光初现,接下来讲图形界面。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就是 23. 屏幕& 2D 图形显示 的内容,感兴趣的同学记得点赞、关注、转发、收藏哦!

我会不定期发布课程的讲解!

更多技术文章,全网首发公众号 “摸鱼IT” 锁定 -上午11点 - ,感谢大家关注、转发、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速成课Crash,Course,程序人生,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