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勇气》有感

        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这本书买了已有几年,记得以前拿起读过,总感觉晦涩难懂,没看几页就被劝退。而如今再次拾起它,是因为眼睛里的血丝,不再适合对着手机和电脑,只能转战纸质书。

      第一章所提到的教学中自身认同和完整, 不就是这个暑假写作课当中反复听到的从我出发吗?对自己进行剖析,找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然后与教学进行结合,只有从“我”出发,才能有底气。书中说: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自我独特性,我们就能学到展示而非掩饰自我个性的技巧,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是啊,教学要从自我出发,写作要从自我出发,想要做一件事情,唯有从出我出发,才能真正出发。难怪在序言中提到,此书不仅适用于教学,对于生活中其他方面也同样适用。

      从”我是谁“,到”我要到哪里去“,再到”我要如何去“。这是一个庞大的过程。而起点就是清楚的认识自我。最熟悉自己的是我,最不熟悉自己的也是我,我常常会陷入这样的怪圈。因为认识自我需要很长时间,有时会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不自觉的接受自己的平凡。有时又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还有无限可能。在出发前对自己的认识是浅显的,出发中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困难,这些困难是锻造个人品质,形成全新自我的良好过程,也许在这过程中,会发现与以往类似的情节,也许会遇见全新的自我,这都是有可能的。出发后,也许能到达彼岸,也许不能,这个过程都是自己扎扎实实所经历的,都能很好的再一次认清自己。

    或许是经历了事情,或许是年岁渐长。对于自我的认识,时常模糊,时常清醒。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学勇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