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智真业务学习之——日积月累

藏、占有欲

——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占有的敏感期

        当儿童出现自我意识的敏感期时,会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如打人、推人等,同时还会出现占有的敏感期。3岁3个月的强强最近就出现了占有的敏感期。

    这些天,强强的书包上总会系着一个塑料袋,强强对这个袋子非常在意,从不让别人轻易动它。强强会把他使用过的纸巾小心翼翼,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似的放入自己的袋子里,然后才会去进行其他的事情。

    在餐厅里,如果强强先选择的食物吃不完,他会告诉老师说:“老师,这是我选择的,我要把它装进袋子里,拿回家。”强强已经对“你的”“我的”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了。

    院子里,强强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捡树上掉下来的叶子。他会告诉老师说这是我捡到的,我要把它带回家。”叶子、树枝等,强强每天都会把这些带回去。有一次,班上老师告诉我,最近强强要把自己的尿带回家里,如果找不到装尿的东西,他还会憋尿。我告诉老师:“告诉家长,孩子最近到了占有的敏感期,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容器,让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尿装上,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不能保有自己的东西而排斥上厕所尿尿了。”家长也非常配合学校,为孩子准备了一个盒子,孩子每次都要把尿尿在盒子里,然后再把盒子带回家里。

        有一段时间里,强强要把自己的眼泪也回家里。有一次,他的眼泪流在老师的衣服上了,非要老师把衣服脱了,后来老师想了一个办法,用纸巾把流在衣服上的眼泪擦了一下,再让孩子把纸中带回家,孩子才愿意。类似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三周后,孩子占有的做感期过去了。

孙瑞雪:自我形成的早期,一定是从占有可触摸的物开始的。这是区分“我的”的自然方式。如何感觉“我”当然从“我的东西”开始感觉,然后一步步建构从具体的“我的”,到意识的“我的”,到一个完全无形的自我…所以,占有的目的是获得占有物背后的含义,不是占有占有物本身。

      就像其后,儿童拥有某一物,是为了获得某物背后的意义。如果获得的太难,儿童就忘记了获得物背后的东西,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获得物本身上,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占有了,占有就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动智真业务学习之——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