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3.4 观察杂念(体验)-20211125

【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2021年100天精时力营·乘法
今日主题:3-4 观察杂念(体验)
学习日期:2021年11月25日

1、[我记]我学(客观)+我思(主观)+正反栗子+行动:

1.1 听话照做,进入正循环

【我学】
听话照做,有自己的体会,体会到好处后自发地精进。——正向循环
崔律的例子:最初不练习瑜伽,然后开始练习瑜伽,体验到瑜伽的好处后,主动在早晚练习瑜伽。(我察:崔律说的各种契机和变化的原因,我听课时没有记下来,感觉当时听得不太认真,写日志时对那块内容大脑一片空白。)
胡英的例子:晨间日志;分享日志→团建中发言→工作场合中大胆发言。
【我思】
[点赞]看到老伙伴胡英的日志上墙,感觉好开心,有一种朋友久别重逢的感觉。从胡英的我思中能看到胡英将课程知识点和过去学习过的习惯力相链接,太赞啦~
[检视]
(1)2015年以来,我开启了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之路,逐渐养成了多个习惯,其中在加入精时力学院后养成的好习惯最多,成功率最高,谢谢崔律的指导,谢谢小伙伴们的陪伴和支持。
(2)关于冥想,我已经练习了5周多,现在虽然还没有体验到冥想的好处,但是从拒绝开始到开始练习已经是一个进步了,给敢于开始的自己点个赞。也预祝自己能体验到冥想的好处,并主动增加冥想练习的次数、时长等。

1.2 选择一个好老师

【我学】
崔律说,选择一个好老师很重要。前期,可以先观察这个老师,不要评判。之后,若选择了他,亲其师信其道。
在冥想的练习中,一要信任自己的老师;二要跟着自己的身体来,去觉察哪种冥想更好,更适合自己,之后自己做出选择。

1.3 今日新知·冥想前的准备

【我学】
(1)呼吸是正式冥想的热身。呼吸不属于真正的冥想。
(2)坐在冥想垫之前的准备是热身前的热身,可以整理、除尘清洁、瑜伽伸展,总之要让自己动起来。
准备的时长: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
【我思】
(1)听到崔律说自己现在5点开始做冥想前的准备,比之前更早开始做,做更长时间的瑜伽。我的好奇心立马蹦出来了,好奇崔律现在几点起床、晚上睡几个小时、睡眠是否充足,等等。
(2)第二个想法是我知道冥想前整理、除尘、瑜伽很好,但是我不想更早起了,早上五点起床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极限了,不只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我知道有些小伙伴能做到4:30起床,我做得到也不想做,而且到了冬天,我是真的很想“冬收秋藏”“早睡晚起”,顺应季节。
(3)第三个想法是冥想课前还有没有可能调整。
Now:起床洗漱(16分钟)→晨间记录(5分钟)→制作乘法营听课记录+冥想课前准备(7分钟)→5:28开视频,准备听课。
晨间记录:最早我是不早起,没有黄金早晨的,晨间记录(当时主要是九宫格的晨间日记)是到了办公室后做的。从2018年3月,跟着崔律学习了黄金早晨的课程后,有了黄金早晨后,才提前到洗漱后。现在这个包括:①记录睡觉、起床时间、小睡时间和次数;②记录给爸妈发红包和昨天运动的情况;③记录昨天看网络小说与否以及看了多长时间;④记录身体指标;⑤九宫格晨间日记;⑥手机微信:单位要求的健康一报;⑦手机微信:分别给妈妈、爸爸、弟弟发红包。这些是记录过去的一天和开启新的一天的仪式感,我觉得洗漱后做是最好的时间点,辞旧迎新。
制作乘法营听课记录:提前制作,能够让我在听课时更加专心,不能省略,没办法推迟。提前做?关键是崔律发出预习报告的时候,已经是我开始睡前准备的时间了,我已经关了电脑了,时间刚好错开……
如果说硬要挤出来几分钟,那就只能尽快购买性能更好的笔记本电脑了,因为最近都会因为做课程记录时印象笔记卡顿而等待3、4分钟,只是这3、4分钟我会用来登陆瞩目、接水、稍微活动下身体,也不算完全浪费,广义上属于冥想前准备。
——觉察:我不想更早起,其实是我默认更早是4:30起床或者4:45起床,一次性提前30分钟或者15分钟。但,其实也可以提前5分钟,创造5分钟的微运动的时间。

2、[我说]我对本营教授上的点赞和建议:

2.1 点赞

(1)感觉正课中嵌套体验课(2次冥想体验)是第一次,很有意思,能帮助没有做过冥想的小伙伴启动自己。
(2)不管是上墙的日志,还是新知的日志,崔律都有在文字之余配图,每张图片崔律都不是随便选的,有时候崔律会介绍自己为什么选这张图。我觉得这一点也很有趣。昨天我进行整体备课时,想到了可以在每个大环节转场时,使用一张大图,然后配上“课前回顾”“讲解新课”等介绍,还可以增加格言,但是感觉自己一时间不知道该配什么图能和课程相结合。经过了自己的尝试,更加佩服崔律能快速且精准地选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目的的图片。
(3)崔律在温故环节、新知环节经常给PPT加小标题,让我更加清楚这张PPT的要点,而且每次小标题都很精炼却又表达很多内容。这个我也很佩服。

2.2 建议

最初是说本营是帮助倍增精力时间,我的期待是能列出倍增了哪些精力时间,但是,学习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太清楚如何实践,或者说乘法营不像加减法那样有明确的行动建议。当然,也可能是目前我的学习水平让我没看到实践点。期待崔律能帮助大家设定乘法营能帮助大家的具体的实践目标,谢谢!谢谢!谢谢!

3、[我问]自问/问崔律+自答:

4、[我预]任何想说的话/预习:

昨日记录:
(1)昨天傍晚临时决定下班后去做1小时中式推拿,预约后立即前往。
[问]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精时力的知识点?
答:①先刷日清单,确定自己是否有时间,能否临时调整;②结合时间记录准预估,考虑到自己步行过去需要15分钟,预约时询问店主能否20分钟后到,给自己留了一些时间余量;③在步行和骑车之间选择了步行,因为想要通过轻微的运动放松一下、休息一下,消除一天的疲劳。
(2)这次约的是个小姐姐,但是因为轻微脸盲,我并不是很确定是不是上上次帮我做推拿的小姐姐。以前,推拿师或者我会发起聊天,问工作、籍贯等等。这次我先是问她有没有吃过她们店斜对面的杂粮煎饼,然后我们慢慢聊到双方的一日三餐,聊着聊着,她提到了自己平时经常听书。我觉得这个我喜欢,立即询问细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好奇心。因为我是读者型学习者,不太擅长听觉型学习,就借此机会向她了解,发现她一方面专门练习了这个,另一方面本身的听觉记忆也比较好。然后她提到自己不知道如何输出,这个我会啊,我就说那些人写文章什么的是有套路的,然后分享了自己写日志时用的“我学、我思、例子、我行”的套路,哈哈!当时灵机一动,竟然还用“笑是力量的,微笑会传递”为例,展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案例。她很喜欢,说原来如此。后来我们还聊到参加读书、学习的打卡圈子的话题,一个小时过的太快了,我俩都意犹未尽。
这个过程中,我有几个发现:
①我以前会和推拿师闲聊,但是从来没有聊到过学习、读书这个话题,虽然这是我喜欢且认为自己擅长的,甚至我也很少和自己的朋友聊这个话题。这次和小姐姐聊,我觉得是自己更加打开了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开始关注他人的一种表现。我以前以为自己没有好奇心,现在发现自己是有好奇心的,开心。
②以前不和家人、朋友聊学习、读书,一方面原因是我觉得他们不感兴趣,因为我偶尔提到时没有收到他们的提问、没有看到他们的感兴趣,后来我就不会提了;另一方面是我觉得不安全,我害怕被评判,我怕他们说“我学习没用”“有那么多时间干嘛不好好工作、不好好找男朋友”等等。因为他们是我重要的人,如果他们真的评判我,我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在和陌生人的交流中,我不带预设的消极的想法,即使对方评判,我也会觉得对方又不了解我或者对方又不是我重要的人,我也不会受伤。
③以前的闲聊就很浅层,这次有就2、3个话题深聊,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但这个前提是,我有打开耳朵去认真听小姐姐说话,然后抓住她话中的关键词尤其是我感兴趣的关键词去提问,而且是开放性提问居多。
④以前我即使分享,可能也就是说“我学、我思、例子、我行”的大致做法,这次我还增加了演示。我感觉这个也是在精时力学院天天写日志以及看上墙日志小伙伴举例子、崔律讲课举例子带给我的灵感和行动。谢谢!谢谢!谢谢!
⑤结束推拿后,我走路时,还是很兴奋,想到Grace说我可以和她倾诉,立即分享了这段开心的经历给她。哈哈,以前都是倾诉烦恼,现在分享快乐,谢谢Grace的陪伴和接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3.4 观察杂念(体验)-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