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书《出师表》

岳飞在公元1138年八月十五日,带兵过南阳,去拜谒诸葛亮,并写下《出师表》,前有跋语: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前后《出师表》字体行草,一气呵成,写得酣畅淋漓,综观如电掣雷奔,龙飞凤舞,细视则铁画银勾,顿挫抑扬。字体笔画,或大或小,或重或轻,或粗或细,或疾或迟,或驻或引,随态运奇,无不适意,其挥洒纵横,如快马入阵,令人想见岳飞驰骋疆场之英气雄姿。

现存的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一个拓石刻石在河南南阳,另一个拓石刻碑在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中。

《出师表》书法前半部分是行楷,是整体的步兵排阵,整齐,又如关云长横刀般的稳重;后半部分收放自如,如单兵做战,挥洒自如,又如赵云冲入敌阵,舞枪飞驰般的潇洒。

一个“创”字的一撇好似温酒斩文丑般人潇洒,蓄势一刀是立刀旁的长竖弯钩,干净利落,再一手按骑,一手斜拽大刀,刀尖上流下的是敌人点点鲜血。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崩殂”的“崩”字,山倒朋歪,体现的是山崩地裂的壮烈。

“危急”的两字上重下轻,竖弯钩的竖纤细,似乎有塌下的感觉,真“危”也。

“以光先帝”的“帝”字纵横捭阖,左右腾挪,最后一竖定乾坤。

图片发自App

“今天今天下三分”中的“今”字中的人,突出一撇一捺,要撇的不折不扣,捺的态度坚毅,不枉为人。

“忠谏之路也”的“路”字,曲里拐弯,道曲而阻。一个“也”字,更具风流,似赵云入敌阵中,一声怒吼:“常山赵子龙来也”,最后左突右挡行云流水,最后一竖弯钩变成向下猛扎的一捺,如长枪一戮,天古奇绝。

图片发自App

“实”字的一枪,穿心而过,有分寸感。

图片发自App

“必能稗补阙漏”中的“必”字,笔笔如尖刀,锋利无比,一刀刀威猛。“阙“的门字如长刀一挥,刀压泰山,随机刀锋一回,急转直下,出其不意,一刀如闪电直取要害。

“将军”的“军”字的宝格如横扫千军。

“性行淑均”的“行”字,最后一笔直转而下,向左下用力扎去,如张飞的丈八蛇矛,直取敌将的脑袋。


“仪举”的“仪”字,行云流水,左边的单人旁简化为竖,如一枪向前一搠用力回撤。“义“先是飘亮的左右短打,随后是一个漂亮的回马枪,连环钩挑,潇潇洒洒。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行伴”的“伴”一竖似有三丈长,一枪尖如银针,一枪可连扎数敌,如赵子龙深入敌阵,所向披靡,勇冠三军。

“远小人”的“小”字真像一个贼眉鼠眼的小脸。

“此后汉”的“此”用浓墨重笔,使人想起长坂坡上,张飞横枪怒吼:“燕人张翼德在此!”气贯长虹,吓死夏侯杰,吓退百丈曹军。

“长史”的“史”虚晃长枪,又微斜,转而下,顺势内翻,又猛斜下直透纸背。


“则汉室之隆“的“则“最后一竖直下,似利剑,似钢针射向敌人。

“不求闻达”的“闻”,真如青龙摆尾,天空顿时电闪雷鸣。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中”字如长刀一轮,又猛的回刀一撩,蓄势猛折,从头到脚一刀直下,所向无敌。

“深入不毛”的“入”,左长右张,入得太深,而捺上刀锋如线,寒气森森,所有的不毛之地统一拿下,岳飞的眼前是七擒孟获的场面。

图片发自App

“还于旧都”的“都”字最后一竖似有千钧之力,气如长虹,左右刀锋犀利,这一刀力拔山兮,这一竖,承载千年的重托。又如丝丝利剑,直捣黄龙。

图片发自App

岳飞仿佛看到关羽拿下了长安,自己率着岳家军踏破贺兰山,有霸气,有信心,有决心,就要收复中原。以笔为刀,威猛过人。真如一枪扎在了敌都的皇帝宝座上。也似故都的根,扎得太深太深,深入人心,深入骨髓;这一竖,扎的太深太深,深入太平洋,深入华夏的历史,“还于旧都,精忠报国”。这一竖承载着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是民族之魂,他深入诸葛亮的骨髓,他深入岳飞的骨髓,深入数千万中华儿女的骨髓。

观岳飞书,这一个“都”字就够了,看这一竖就够了,重如泰山,千年的重担,千年的忠告。这一竖是定海神针,这一竖是定都龙柱,有了它就有了千年的都市,万年的城郭。

“深追先帝遗诏”的“遗”字,钩向上直追帝之尾,遗之又深又重,直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图片发自App

“涕泣”是诸葛亮的一滴清泪,化入岳飞的心头,化为岳飞的6滴眼泪,化为岳飞的一杆长枪上的银钩,收复中原重任交付在你的手中。

图片发自App

诸葛亮泣托孤之任及收复中原之重未实现,自己感慨。岳飞想自己收复中原的重任也屡屡不得展而感伤!屋内岳飞化为诸葛亮痛涕,室外依然秋雨绵绵不绝,如泣如诉。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字字具杀机,个个有干戈,笔笔有神力,行气见神勇,一个鞠躬尽瘁的丞相,一个叱咤风云的元帅。

今夜无眠,无眠的何止一人!

2018年8月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岳飞书《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