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基线以上”和“基线以下”来确定谈话位于哪一层

这两天新的项目一直处在不断前行与不断变化中,给项目推进带来阻碍。今天团队坐下来沟通,把事件前后来龙去脉梳理一遍。

结果是信息误差导致合作几方各有理解,意见不一。大家最后达成共识,项目最终与各作方沟通的结果指定一个人统一回复,各部分若有问题汇总到他那里分别解决。

而每个人基于自己职责范围设定一条基准线,无论是语言还是事件处置,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分别有不同的回复标准。

这样一来,大家对项目整体和局部就了解得很清晰,各自应该设定什么基准线也很明白,在交谈中应该位于哪一层也心中有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基线以上”和“基线以下”来确定谈话位于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