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国产品到德国的教育理念

我其实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或许从小到大看过的关于德国人的书,总是觉得他们的严谨做事的态度值得推崇,因此,家里的大件,2012年买的德系大众,车门的开关,用到今天没有一点杂质的声音,感觉仍然像新买的一样。西门子冰箱,用了10几年还是很好。西门子洗衣机也是值得拥有的好助手。

今天看到了德国人宁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摘抄值得欣赏、学习借鉴的片段进行领悟。

第一,德国人对于小孩的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的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相比之下,中国父母更偏重于揠苗助长,超前教育,即使电视媒体也不例外,记得多年以前,看过当时的电视报道,某某神童3岁可以背多少首古诗,看过此类节目的家长纷纷效仿,逼孩子读诗,背诗。远远超出孩子年龄该承受的压力。

第二,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而中国父母总喜欢替孩子规划人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喜欢对孩子进行所谓的危机干预,小则从穿衣吃饭入手进行干预,大致交友谈恋爱进行干涉。以至于孩子自己成了父母,要求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来帮忙做饭洗衣,完全没有成为为人父母的能力。试想一个没有断奶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断奶的孩子呢?

此外,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比如说,在孩子小的时候,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事业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这样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

德国人为什么聪明?因为他们拥有一切以尊重生命,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为基点的教育理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德国产品到德国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