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思想|企业人才培养的五个关键(二)

第四,员工学习管理。企业中的员工学习,通常都是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展开的,既有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学习,也有创新能力、人才管理与培养、企业管理与发展等多方面的学习。其中,关键的两个目标成果是借此出方法、出人才。康熙让李光地服役其实就是在快速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以便达到再次启用他的标准。

第五,员工行动管理。用更为通俗的话来说,企业员工的行动管理就是对员工执行力的管理与提升,这一类问题通常会表现为工作开展经常陷入僵局,无法按时达成目标,配套的正负激励机制也无法发挥效用。康熙对李光地的处理,先是惩罚,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再是让他吃苦,磨砺身体与精神,再是深度交流,解决思想障碍,最后是对其进行再评估,正式重新启用。

对一支军队来讲,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是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保障;对一个企业而言,则决定了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不管是企业还是军队,战场上的胜利,从来不属于个人,而是在于团队是否能够上下同欲。因此,如何将统一的目标意识建设融入到人才的培养上,是值得领导者关注的问题。

对企业人才的培养,领导者还要认识到的是,和所有人一样,企业中的员工在企业之外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人性来说,都是相通的,也是一直存在的。要做好人才培养,领导者首先要正视并接收其存在,更要在此基础之上将其结合到人才培养的实际开展工作中。

以李光地为例,让康熙接触到李光地的,是容妃转告康熙李光地为民请命之事,但随着李光地入朝为官,但在过程中却逐渐将自己以往之“道”演变成“术”,导致“术无道则不久”,最后迷失了自己。

与企业接班人培养一样,对于领导者来说,如何设定人才培养的方向、标准,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按照企业需求去开展进行,同样也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师兄思想|企业人才培养的五个关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