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干货丨职场拖延症末期,我们这样战胜它

相信不少人在工作中都有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是绝对不会提前完成手上的工作的,这样是很不利于职场发展的。那么什么是拖延症,要如何克服呢?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意为“将之前的事情放置到明天”。

拖延症的特点

“总认为完全可以在2天之内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离deadline还有10天的时候一点也不着急,直到最后只剩2天了才开始……”


拖延症的后果

例如1

例如2

不急,等明天抓了孙悟空,再跟这唐僧一起炖了吃”

……啊哈哈哈哈哈。


职场拖延症形成的原因

一、得过且过

面对一些费神的工作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任务,就会容易产生拖延的心态,认为事情到了最后总会被解决,于是不到最后一刻绝对提不起精神来处理。


二、过分自信

有些人有自信在压力下工作,认为自己如同弹簧一样,压得愈紧便愈会弹得愈高,到了最后关头时限,效率反而会大大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够体会到克服挑战的快感,享受最后关头效率和刺激,不过对其他同事来谈,就会产生工作上许多的不协调和误解。


三、害怕开始

有些人却欠缺自信,常常因为害怕自己会做得不好,结果便迟迟不敢动手,这种逃避的惰性心理,往往令自己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当别人开始催促,又或者受到同事的质疑,就更加不敢开始和继续拖延。


四、追求完美

有些人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但仍会拖延至最后一分钟才动手,只因为他们想精益求精,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质量上的完美,结果迟迟未行动及导致时间大大超愈过预期。


如何克服拖延症?

一、立即行动—打造强大的执行力

Just do it!一分钟也不要耽搁

只要开始行动,你对任务的看法就会改变。当压力越来越大,别考虑太多,先开始做

有限处理最讨厌的工作

每天早上先把最恼人、最讨厌、最大的事情解决掉,这样一天之中你就不再需要为那件事情烦恼了。

重要的事情别总拖到最后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要做的事情都列下来,先做重要的事,然后做次要的,没时间的话,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可以直接不用去做了。

停止完美主义

任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要保证不拖延的完成不要太在意那些无法达到的完美部分,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靠谱。


二、设定目标—寻找专注的焦点

目标要有期限

给自己的目标一个期限,让自己的时间支出得有理有据。

专注眼前,做好每个步骤

做手边清楚的事,专注于眼前的每一步,循序渐进地一点点地完成阶段性目标。

一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或许你以为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或者多件事,实际上不过是你的意识在两个任务之间快速切换,而这每一次切换都会浪费一点时间。要摆脱拖延症,就必须学会在同一时间内减少大脑里装在的东西,保持对一件事的专注。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有时,我们觉得理想太遥远,是因为把它看得太大了。如果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做起来一点也不难。等小的目标全部完成的时候,大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时间管理—让虚度年华的事情不在发生

每天多出一小时

善于运用时间,利用黄金时间处理最重要的工作;

事先做好计划,任何工作都需有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闭门谢客,如果你还有工作要做,那么一定要学会婉拒;

减少电话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沟通,不仅仅是电话;

不要单纯“等待”,合理利用时间碎片,等待的时间还能记几个单词呢!


番茄工作法

1、每天开始的时候规划今天要完成的几项任务,将任务逐项写在列表里;

2、设定你的番茄钟(计时器、手机闹钟等),时间是25分钟;

3、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或提醒(25分钟到);

4、停止工作,并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画个X。 然后休息3~5分钟,活动、喝水、上厕所等等;

5、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该任务。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完成该任务,并在列表里将该任务划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干货丨职场拖延症末期,我们这样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