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运营规划(二):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和分析包括四个部分:①不同的数据采集技术;②数据需求和相互协调;③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学中的基本工具;④文献综述和延伸阅读。

1.数据采集技术

运营规划所需的数据采集技术有三类:①基于人工的方法;②基于自动化的方法;③基于自动车辆定位技术(AVL)的方法。5中相关的基础技术:站点调查、跟车调查、空驶调查、乘客调查、公众调查。

(1)站点调查:核查员在某个公交站点进行的观测和统计。

(2)跟车调查:调查人员或是采用自动化设备在整条线路上进行的调查。

(3)空驶调查:调查车辆在一条线路上的到达点和另一条线路的出发点之间的平均运行时间。

(4)乘客调查:车上调查、中间站调查、首末站调查、信函调查。

(5)公众调查:对某个地区的家庭、商店或工作地来进行调查。

2.数据需求

①获得急需的数据,忽略不重要的数据;②获取符合一定粒度水平需要的数据即可,从而降低数据采集成本。

公交企业在数据需求方面追求以下目标:

(1)改善服务和运营;

(2)通过更好地平衡供给和需求来提高运力和效率;

(3)通过更好地控制和快速反应来增加可靠性以提高服务水平;

(4)减少数据采集、处理和整理成报告的成本。

3.基本统计工具

在任何公交数据的采集系统中,统计的目的就是基于样本的信息来推断(估计或确定)总体的特性。

(1)直方图及其分布:由于很多相似的直方图可以由同一个总体构成,因此需要严格定义样本数据的大小n。

(2)估计:如果根据估计值和实际(未知)总体值之间的误差来进行估计,且这个误差会随着重复抽样而随机变化,则此方法称为误差估计。

(3)样本大小选择:采样过程与样本大小n决定着样本中的所有相关信息,最简单的采样过程是样本从一个相对大的总体中随机产生。

(4)O-D调查中实际样本大小:O-D矩阵可用于设计新的公交路线、终点站和站点,改变线路结构,完善行车计划和司售人员排班表。

4.文献综述与延伸阅读

例:Barua等(2001)首先进行了跟车调查,然后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公交O-D数据进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不仅用于O-D定位,而且用于调查数据质量的检查和数据分析的校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