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卷不走,愿逆流向上。

——2017年01月31日

交卷时间到,请停止答题。

学生时代记忆最深刻的话,就是这句。

我是个慢性子,最怕匆忙。

偏偏万事有定时,时间不等人。

一晃眼,一年又到头,该交卷了。

可没有老师催着,我又迟了。


仿佛从大学开始,日子就过得飞快。

初时还一心忐忑,想把时间抓得更紧些,目标定得越远越好。

渐渐地,越来越习惯计划赶不上变化。

干脆不作计划,改写总结。

大多时候,连总结也写得甚是敷衍。

只过脑,不动笔。


除了交给老师的和老板的,这还是人生第一次正儿八经写总结。

我绞尽脑汁地想,该凹个什么新年姿势好呢。

想了一周,觉得最好的姿势还是不要姿势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凹什么造型,还要看彼时是个什么环境。


罢了,也别写总结了,记个流水账得了。

我记性差,记下来权当作留念。


从2016到2017,从猴年到鸡年,这个年过得极其平淡。

大家都在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我在干嘛来着?工作?玩儿?

忘了。

假期里,我才花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回想我的2016。


总的来说,这一年变化挺多。

换工作、换城市、换心态。

听着都是人生大事,实际也不过一点头一句话的事儿,顶多加点纠结反复。


16年4月,在刚好满1年整时,我辞去了人生第二份工作。

虽然离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巧合的是离职时间再次和度假安排实现了无缝对接。

从成都经杭州转黄山再到上海晃一圈后,继续宅回成都。


16年7月,表哥去深圳,我在成都。


16年8月,飞往深圳。

房租翻了不止一番,心痛地不想上班。

假装准备着9月24日的一建考试,实际过着每天看小说的米虫生活。

吃不惯深圳的快餐,每天下馆子吃大餐又贵,于是开始每天晚餐练厨艺,成功让表哥长膘10斤。

···呃···我吗?

···不小心也长了3公斤···

不管怎么说,省了钱,长了肉,听起来还挺划算的···


16年9月底,回成都考了一场注定考不过的试。

借住在几年未见的堂妹家,从十二点一直聊天到天亮。

尝过堂妹的手艺,才觉得自己厨艺太稚嫩。

我只是试个鲜,人家却是是日常必练技。

定位决定水平。


见了一年未见、在成都公费休闲的婉仪,一起感叹人生:

小时以为能改变命运,现在知道,很早以前命运就划了轨迹。

我们最多在边缘蹦跶蹦跶,然后,又回到既定的道路上,慢慢蹉跎时间。

这道理不一定是真理,却万分适合现在的我们。

也说不定,哪天蹦跶着蹦跶着,突然就跳上了另一条轨道,开启新的旅程。

但现在,奇迹还未出现。


16年10月中,第一次带着家人跟团旅行,去了九寨沟。

虽天公不作美,一路上牛肉、药材、藏银、蚕丝推销不断,告诫家人不要盲目购物却被不知是真是假的藏民威胁……幺蛾子满天飞,但大体还是愉快的。


16年12月初,再到上海。

川大sunny五朵金花终于聚齐,第一次拍了无人缺席的闺蜜照。

不靠谱的琪姐,现在还没有把照片传给我。


16年12月下旬,财务彻底无法流转的前夕,我开始了在深圳的第1份工作,回到广告的老本行。

这其中的心路历程,一言难尽。


17年1月27日,独自在深圳过除夕。

17年1月30日,终于慢吞吞地记下了以上的流水账。


回想起来,有大半年都在瞎玩。

那日子实在享受,连头发和皮肤都养好了不止一度。


生活越过越愈简单,心态亦愈来愈好。


年里和前同事聊天。

她说,好喜欢你的心态,感觉你不一样了,是我以前没发现,还是你现在变了。

我说,不算变了,只是,以前被推着走,现在万事只随心

大年初一,婉仪发了一条新年祝福。

祝大家继续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喜怒无常、虚度时光 毕竟 心意和心上人 最重要 #

我觉得,甚合心意。

17年1月12日凌晨,湍流卷不走的先生——99岁的李佩先生离世。

很多人说,又一个大家走了,她带走了一个时代。

看着她的故事,我最受感动也最羡慕的是,任世事变幻,她总会重拾淡定、从容、沉静,接受一个人的孤独,守护着自己的坚持。


人生未过半,愿随心所欲不逾矩。

新的一年里,这仍是我的坚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湍流卷不走,愿逆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