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应找到一本适合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她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

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过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的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得态度……

要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在中学毕业后不懂得阅读,那么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粗鲁,就会去寻求“感官刺激”,而能找到这种东西的地方,是会把一切人性的东西糟蹋殆尽的。

如果我们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

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