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之否定规律

董沛沛  洛阳  焦点讲师班三期  坚持原创分享第413天

今天想来探讨一个哲学范畴的发展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认为事物的发展需要经过这样的几个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过程两个阶段,周期循环,迂回上升。经过否定,旧事物就开始向新事物转变。经过否定之否定,重新整合,实现对立面的统一。

这一规律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可以得以印证。初识家庭教育时,可能会听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似乎颠覆了自己以往的认知,茫茫然似乎所有都是错误的,这就是否定的阶段。而否定阶段的到来也预示着事物要往更高的阶段发生改变。待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发现之前的有些方法还是不错的,对孩子的认识还是挺深刻的,于是新的旧的观念就实现了整合,自身重新处于统一的稳定状态,所不同的是,对待孩子的方法、策略变了。

在事物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问题在哪里呢?我觉得在于过程中的情绪。否定的时候,我们很痛苦,很迷茫,我们不止一次的试验新的方法,时而凑效时而又不那么管用,这我们很抓狂,我们想要放弃,想要停止不前。或发生改变或打回原型,对于哲学范畴的规律而言无任何实质意义,因为这条路可以很长很长。然而,对我们个体成长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它决定着我们有生之年所到何处。

在古代大家的言论中,有很多抽离情绪影响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等。从侧面说明了,情绪会左右事物的发展。既然如此,感性有存在的必要吗?我们又该如何更好的发挥感性的作用,来为推动自身发展服务呢?

我想这大概要用到对立统一规律了。理性和感性,既对立又统一。理性认识的发展也会带动感性认识的均衡作用,感性认识的通畅表达也有利于抽象出更高层面的理性认识。如果我们时常被情绪所困,或许去学习一些理论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温暖和爱,去学习感同身受,去体会接纳包容。我们不去唯心,但要注重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把握,使意识更好的为自身发展服务。

        2018.07.09      20:37

你可能感兴趣的:(否定之否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