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7

反本能

第三部分第三章  表达的逻辑

1.金字塔模式: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和规范模式。

2.要想让大脑处理更多信息,就得对信息进行归类、提炼。

3.三个利用金字塔模式的方式:1背景交代:交代背景,让对方减少发散的方向。2按照逻辑顺序讲解,使表达有层次,有规律。3结构性分析问题,先提出问题和假设,再寻求有用信息,从而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

4.要让对方更好的理解我们,就需要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需要首先表明结论,将核心观点放在最前面说。

5.熟悉+陌生的说服模式,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因此,举例子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反本能

第二部分第三章  沟通的艺术

      与他人产生争执的原因有三点:1自我保护需求,2个人宣泄需求,3和对方认知域交集较小。减少争执的方式有五点:1增加共同视域,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其实是一种移情能力;2提高自尊水平,懂得自嘲,自嘲能让我们产生更多权利感,缓解不愉悦;3明确争辩的目的:让双方的对立(A-B)变成双方共同面对问题(AB-问题),和问题的对立。4合理宣泄,争吵也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适当争吵能增加双方的需求了解。5控制音量,加大音量会增加侵略性,在沟通中应该控制音量。

        相比同学老师,我们更容易与家人发生争执的原因在于:1亲情的分离性,2.父母和自己对于自我控制权的竞争,3.矛盾的积累,4.信息流差异,即代沟,5社会形象成本。与父母积极抗争的方式:1积极引导,2远离应激源,3.写争吵总结,避免下个争吵,4.赋予对方良好形象。

      增加与他人好感的几个策略:1调整心理距离,2学会具体性赞美,3学会提问,4行为和情绪的自我调控,5.增加熟悉感,6克制过强的表现欲,7尽量让对方表达。

      自我实现预言的理论表明,我们对他人的心理预期会让对方产生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倾向。因此,肯定别人是最高效的建议方式。

反本能

第二部分第四章 相处的艺术

一、我们讨厌一个人的原因可以概论为:

1资源的竞争:存在资源竞争的人,更容易产生对立关系;

2安全需求的应激:对方若侵犯了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就会讨厌对方;

3隐形记忆的错搭:内隐记忆在潜意识里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知;

4反应性厌恶:如果相处中,我们发现了对方对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也会回应以厌恶。

二、如何面对不喜欢的人?

1保持距离

2增加合作:如果与他人存在误解,增加合作可以重新建立好感和信任;

3意识到放大的生理反应:有时候对他人的厌恶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意识放大效应,此时应该干预自己的行为,减少恶意和扭曲。

三、一个人为什么会放不下执念?

1认知闭合的需求

2沉没成本的干扰

3自尊心引发的逆反心理:因为受挫带来的进取努力,或者暴力行为;

4对确定性的追求

四、如何放下执念?

1完成未完成的事

2反问自己的本意

3减少距离带来的美化

4接纳心中的念想

五、减少社会惰化即合作中减少推诿的两种方式:

1使得个体产出可识别化,个人在乎社会评价,如果个人产出能够识别,个人责任有被明确,则能有效减少推诿。

2增加群体凝聚力,建设良好的内部关系。

六、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

1完美主义:最后1%的成本是前面99%的总和。

2生理性疲劳

3竞争性压力

4错误归因

七、减少疲劳感的途径:

1自我预防

2增加自我能动性

3提高个人能力

4避免负面的自我强化

5避免过激情绪

八、怎样才能大致了解一个人?

1看他对待家人的态度

2看与他关系最近的五个好友

3看他如何处理矛盾

4看他愤怒时的行为

5观察他的精力分配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