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一统天下-春申强楚

赵孝成王得了魏齐首级,派人星夜送回秦国,秦昭王大喜,以礼送平原君赵胜回赵,赵王用赵胜为相国。

秦昭王又将魏齐首级送给范雎,范雎大喜,向秦王谢恩毕,命人将魏齐首级漆为小便器,说道,昔日你让宾客在我身上撒尿,现在你在九泉之下,也要含我的尿了。

范雎又对秦王说,臣是一个布衣下贱的人,幸好受大王相知,得位卿相,为臣报了切齿大恨,这是对臣莫大的恩德。但臣如果不是好友郑安平,臣早就死于魏国了;如果不是王稽,臣就没有机会在秦国进用。希望大王降低臣的爵䘵,加给这两人,以表示臣报恩之心,臣虽死也无恨!秦昭王说,你不说,寡人差点忘了。于是命王稽为河东郡守,郑安平为偏将军。

范雎提出的远交齐燕,近攻韩赵魏。于是向秦王请命,先与齐国通好。

范雎对秦王说,臣听说齐国的君王后,贤能又有智慧,我想试试。秦王于是命人带去玉连环献给君王后说,齐国如果有人能解开这玉环,寡人愿拜下风。君王后立即取来金锤,当着使者的面锤断玉环,对使者说,请转告秦王,老妇已经解了此环。使者回报。范雎说,君王后果然是女中人杰,齐国不可侵犯!于是遣使与齐国结好,互不侵犯。

楚国太子熊完,随太傅黄歇质于秦国,秦国留着他们十六年不遣回。这时秦国用远交近攻之策,抚定楚国,于是遣使与楚国通好。楚国使者朱英与秦使一起前来咸阳回聘。

朱英来见太子熊完,说楚顷襄王已经病重,恐怕不能恢复。太傅黄歇对熊完说,大王病重,而太子留在秦国,万一大王病情加重,太子不在大王身边,诸公子中必然会有人取代你立为楚王,那时楚国就不是太子的了。臣请为太子向应侯拜谒,请他帮忙。

黄歇来到范雎府弟,问道,相国知道楚王已经病了吗?范雎说,秦使曾经提过。黄歇说,楚国太子在秦国为质已经十六年了,他与秦国的将相没有不认识的,有不少关系交情不错。如果楚王薨太子熊完能够即位,他一定事秦十分恭敬谨慎,相国如果这时送太子回归楚国,太子也会无限的感激相国的大恩。如果秦国一直留着太子不送回,楚国将会立其他公子,那时太子在秦国,不过是一个布衣而已,况且秦国留着楚国太子不遣返,以后楚国不会再向秦国委质事秦。留下一个布衣,放弃了与一个万乘大国的友好,臣以为这样是不对的。

范雎应道,你说的是这个道理!于是将黄歇的话,转告秦王,秦王说,可以先让太傅黄歇往楚国问疾,如果楚王果然病重,再让楚国来迎太子。

太傅黄歇听说太子不能与自己同回楚国,与太子暗地商议道,秦王留下太子,是想像之前留楚怀王一样,乘楚国危急索要割地。如果楚国来迎太子,则中了秦国的诡计,如果不来迎太子,太子以后都将被秦国拘禁。

太子熊完问,太傅有什么妙计?黄歇说,以臣之见,不如微服出逃,现在楚国使者来咸阳报聘,马上回去,这个时机不能错失。臣请命留在这里,以死为太子争取时间。太子流泪说,如果事成了,寡人将与太傅共享楚国。

黄歇私下来见朱英,与朱英商议停当,太子熊完于是微服扮成驾车的人,随着楚使朱英出了函谷关,没有人知道,黄歇则与一假扮的太子留在秦国。

一天,秦王遣黄歇回楚看楚王病情。黄歇说,太子有病不能起身,现在没有人守护,等太子病情稍稍好转,臣即刻出发。

过了半个月,黄歇估计太子已经出关,来求见秦王,向秦王叩首谢罪说,臣黄歇担心楚王一旦病重,太子不能在楚王身边侍奉,又不能得位,臣已经擅自送他回楚了。黄歇有欺君之罪,请大王治罪。秦昭王大怒道,楚人如此多诈!命左右将黄歇绑住,准备杀了他。

丞相范雎向秦王誎道,杀了黄歇也不能得到楚太子,只会让楚国与秦国结怨,不如表彰他的忠心,然后送他回楚。楚王一死,太子即位,黄歇必然能为楚相。那时楚国君臣都会感谢秦国恩德,一定会坚持事秦,有利于我们远交近攻之策。秦昭王以为然,命人厚赏黄歇,送他回楚。有诗说:

更衣执辔去如飞,险作咸阳一布衣。不是春申有先见,怀王余涕又重挥。

黄歇回楚三月,楚顷襄王薨,太子熊完立,为楚考烈王。楚王进黄歇为相国,以淮北十二县加封给黄歇,号称春申君。黄歇说,淮北与齐国临近,请设为郡,方便防守,臣愿意远封江东。楚考烈王便改将以前吴地封给春申君。

黄歇修筑吴国故城,作为都邑,并在城内通河,河水四横五纵,通往太湖,改破楚门为昌门。

这时孟尝君已死,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都以养客得名,黄歇有意自强,也招纳宾客,食客有数千人,平原君经常遣人与黄歇通好,黄歇也遣人回应。

赵国使者想向楚国自夸有钱,用玳瑁为簪,以珠玉饰刀剑之宝。后来看到春申君的三千多门客,其中的上客都是以明珠装饰鞋履,赵使深感不及。

白起攻取楚都后,楚国受秦国重创,国势衰微,无力与中原诸国争雄。周赧王五十四年,楚国乘秦、齐、韩、魏、赵诸国兼并混战之机,发兵攻打鲁国,攻占徐州。于楚考烈王八年灭鲁,迁鲁君于莒,鲁亡。不久,楚国又兼并邹国。

春申君用宾客谋略,请命楚国迁都于寿春,以防秦国冲突,并用贤人荀卿为兰陵令,修举政法,练习兵士,楚国国势复强。


话分两头,秦昭王已经与齐、楚通好,便专心攻取三晋。命大将王龁帅师伐韩,并从渭水运粮,东入洛阳,作为补给,于是秦兵攻取野王城。

上党与韩国的通道因此隔绝,上党守臣冯亭与当地吏民商议,秦国占据了野王,上党将不属于韩国了,与其降秦,不如降赵。秦国如果见赵国得地,必然大怒,移兵攻赵,赵国受兵,必然与韩国同兵,到时赵、韩合力,可以抵挡秦国。于是遣使往赵,将上党地图献给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收到上党冯亭来书,书上说:

秦攻韩急,上党将入于秦矣。其吏民不愿附秦,而愿附赵,臣不敢违吏民之欲,谨将所辖十七城,再拜献之于大王,惟大王辱收之。

赵王大喜,准备受地,平阳君赵豹誎道,臣以为无故的利益,必然有祸,大王不要接受。赵王说,上党怕秦国而喜欢赵国,所以前来投奔,怎么是无故的利益?

赵豹说,秦国蚕食韩国,攻取野王城。阻断了上党与韩国的通道,自以为上党是秦国掌中物,早晚得到。现在上党归赵所有,秦国岂能甘心?秦国出力攻取,赵国得到了好处,这便是臣说的无故的利益。冯亭之所以不入秦,而入于赵,是想将战祸转嫁给赵国,以缓解韩国的困境,大王不可不察!

赵孝成王不信,召平原君来决定,平原君赵胜说,秦国发动百万之众,攻入别人国家,已经过了一年多,没有得到城池,现在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得了上党十七城,还有什么利益比这更大?不可以错失。

赵王以为然,命平原君率师五万,前往上党受地,封冯亭三万户,号为华陵君,仍为上党郡守。

冯亭刚开始不愿意出来见平原君,关门哭泣,平原君派人来请,冯亭说,我有三个不义的地方,作为主守不能以死守地,一不义;不听君主之命,擅自将地入赵,二不义;卖主的土地以求富贵,三不义。平原君叹道,这真是忠臣啊!于是一直在门外等侯。

冯亭见平原君很有诚意,才出见平原君,愿意继续驻守上党,但不愿意接受封赏。并对平原君说,上党之所以归赵,是因为不能独力抗秦,请公子奏闻大王,大发兵卒,派遣名将,抵御秦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5.5-一统天下-春申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