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细节上雕花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张趣图,有人在社交网络分享学习编程的笔记,一行行手抄代码,字迹清晰,排版工整,霎是认真。

这可能只是个梗,但它让我想起我的学生年代。许多年前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班上有不少非常认真的同学,热衷于把课堂笔记做得非常漂亮、工整,有些甚至要用尺子对比着去写字。一年下来会写完好几本笔记本,满满当当,非常充实。

相比之下,我算是个异类,因为我从来不做课堂笔记。我还记得有同学找我借笔记,听到我说「我不做笔记」时,脸上的惊讶和不可思议 —— 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可能觉得我是不想借,随便找个借口敷衍吧。

当然,追求把笔记做得非常工整、美观,并不一定不好,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不过在我看来,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把精力放在「做笔记」上,那放在思考和消化上面的精力就必然会减少。比起前者,后者可能更重要。

中文互联网有个叫法,把这种追求细节上的考究叫做「细节雕花」,我觉得挺贴切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热衷于去钻研和折腾一些很小的事情,却对一些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比如:

  • 热衷于折腾工具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去培养一个真正有效、持久的好习惯;

  • 热衷于收藏和记录,囤积一大堆东西,但却从来不去翻阅它们;

  • 热衷于怎样把笔记做得更好看、更酷炫,但却忽略了,笔记的真正价值,是帮助自己消化知识。

……

当你努力的方向偏了,投入再多的努力,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追求细节上的完美,而是:当你在打磨细节时,不妨想一想:

  • 这些细节重要吗?

  • 它们的价值跟我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正比吗?

  • 除了这些细节,有没有其他更重要、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被我所忽略了?

只有当你已经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个系统搭建起来了,你再去打磨细节,此时的打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你就只是在「细节雕花」而已。

图片

但问题就在于,许多人特别容易陷入一个陷阱:

我们并不是已经做好了一个东西,再去打磨细节;而是:我们企图通过「打磨细节」这件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与思维,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