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学习英语的体验

前几天教我小外甥学英语,不禁想起自己以前学英语的经历。那些年勤学苦读,英语这门功课的学习融合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那些体验历历在目。从小学时的英语启蒙,到初中时的正式学习,高中时的积累突破,再到大学时的学以致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意义。

这些年在英语上取得的成绩也只能算进阶或小成。学习经历也很常规,无法跟那些考雅思、托福的人类比,也没有从事翻译、外贸等相对专业化的工作。因此,这些经历应该对大部分的人应该都有共鸣。

我中学时英语成绩很稳定,高考时这门学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大一比较轻松地过了六级,之后相继过了专四和专八;毕业之后从事英语教育相关的工作,业余自学英语。在此梳理过去的学习体验,主要是为了回顾和总结,以期从经验中获得启发。

我的英语学习体验(1)by 橙子

英语初体验

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我转学到一所新的学校,在学习方面很快就适应了,完全可以用得心应手来形容。当时做梦也没有想到忽然就杀出一门这样的学科,并且我的同学们都已经学了3年了。而我当时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

“天哪,怎么会有这种事。我该怎么办才好?”我在心里问自己。英语课让我觉得陌生又忐忑。虽然这在当时只是一门不需要考试的学科,课时量也不多,但也受不了在课上混日子吧。

那时上课就以听为主,听不懂也在很认真地听。自己拿出本子,先从字母开始练起。没有相应的教程,就仿照语文拼音字母的写法来。所幸的是,我语文的书写还是不错的,因此英文字母写得也有模有样(总之这样安慰自己)。

在此非常感谢班上的小伙伴们,他们的真诚和友善就是我学习生活中的光啊。前后桌的同学都凑过来,对我的英文书写给予了或肯定,或赞美,或艳羡的评价,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还有我的同桌,她会把她的书借给我看,会在老师提问的时候帮我打掩护。这些举动,都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同窗情谊。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几位同学一起被老师叫到黑板上写单词。我的单词拼写是正确的,但是其中一个字母在四线格上的位置写错了,被老师无情地指出来了。这多少让我感到羞愧,也让我知道自己的知识上的局限。

这次受挫,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我暗暗想着:必须在英语上有更大的进步才行!于是我自己买了教材,每个午休的时间都在悄悄地记背单词,希望下次在被老师叫到的时候也好有个应对。这种积极上进,不轻易服输的性格,激励我迎难而上地自主学习。

相比之下,我后桌的学霸同学对这门功课没有多少热情,始终是消极应对。他的学习态度让人唏嘘,状态也让人哭笑不得。这位男生各门功课都很不错,平时上课也很有存在感。在做数学选择题时,他有秒杀的技能,简直是王者级别。

唯独英语课,他就是个无地自容的小透明。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是得到一件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披上,嘴里念动咒语:我不存在,我不存在。每节课都在紧张和焦虑中度过,根本无心学习。

他每节课都过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深怕被老师点名,深怕自己回答不了出洋相。齐读课文时,他机械而小心地跟上;点名回答问题时,他把自己的头埋得低低的,唯恐被老师关注到。他对自己的尴尬毫不掩饰,还会给我们看他掌心出的汗。

我很同情他,真不知道他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或许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的学霸来说,当众被揭短的风险是怎么受不了的。其实谁会那样在乎他英语学得好不好呢。所谓的面子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的重要。

跨越式学习

到了初中,英语成为一门主课,要求更高了。那时班上的同学来自邻近的各个地区,大家的学情也很不统一。第一节英语课,老师就先调查情况,让学过英语的同学举手。我环顾四周,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了。想到自己是半吊子,我犹豫着没有举手,心中升起一股压力。

后来发现老师对于学情的了解也是走个过场的感觉,并且她本人对我们的学习状态也没有很细致的关注。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对于我们学习中的问题也是无法一一兼顾。

当时的初中教材虽然设置了从小学过渡的单元,但是节奏飞快,很多基础知识被忽略了。这就导致想我这样基础不全面的人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惑。作业中经常碰到没有见过的单词,填空题也很迷茫。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句型填空,I 后面一个空格,之后是一个名字。这里肯定是填be动词啊。但我只见过I’m,不知道可以I am分开写,所以在空格上直接填了’m。当我知道这个低级错误时,我就把它记下来,告诉自己不能再错第二次。

后面很多的问题,我也是这样处理的。简单的英语常识,我会每天在心中记一些;有些复杂的内容会抄下来,加深印象。每天在课桌的左上角放一张纸,专门记录新学到的英语单词、句型、语法;每天总结有哪里不会的题目,问同学、问老师,直到自己理解了为止。

印象里中学的英语老师都比较严肃的,而且学习的进度都是设定好的。你问一个之前的问题,老师可能还会质疑你怎么这都不懂。所以我通常先自己研究一下,有时候自己能找到答案;也会问问身边的同学,在他们的提点下茅塞顿开。

其实同辈之间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你有问题问他们,很多时候他们也很乐意解答。谁不喜欢自己当老师的感觉呢,除非是被当前任务占据、分身无术。也可能是个别同学不乐意分享,或是你的人际关系需要反思和改善。

这样每天有收获、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让我的内心不再焦虑不安。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安慰自己:很庆幸只是这一门功课比较弱一些而已,其他功课行有余力,完全有时间补上来。每次英语考试,我也不会太计较分数的得失,因为我相信自己在进步,取得好成绩只是时间的问题。

理性地认清现实,给自己清晰的目标定位,并找到可持续努力的方法,这些都是获取成功的经验。这个过程每天都感觉像是升级打怪,让人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而乐此不疲。

通过积极而努力地学习,我在英语学科上很快赶上了班上的同学,最终甚至名列前茅。用现在经济社会学上的话说,就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样的结果让大家刮目相看,却也在情理之中。

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你是个很会刻苦钻研的学生,是个有着高远目标和理想的人。同学对我的评价是:你有不倒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前的我确实是这样,每当我回忆起那些战胜困难、一往无前的时刻,我都会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一个人青春年少的读书时光,是最简单而纯粹的时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学习英语的体验告诉我,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迎头赶上。只要你不给自己设限,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积极进取,都是可以实现自我完善的。

正如有句话说的: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开始种下自己的树种,就可以自信而从容地迎来下一个十年。更何况人生中的很多事远不需要十年那么久呢?

有些事只要你做出些许的努力,有些决定只需要几步,便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提纲挈领的影响。你不去开始,不去尝试,避免了一切麻烦,同时扼杀了所有的可能。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精神关注”,是指: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生命乃至激情奉献给对方的激情状态。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

       爱好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贯注”。通过爱好学习新的东西,人的幸福感会变高。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持续地给予爱和关注,直至将自己的部分人格、经验和智慧与之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自我的完善和精神的满足。


You have to do everything you can, you have to work your hardest, and if you do, if you stay positive, you have a shot at a silver lining. 

你需要尽你所能,竭尽全力,如果你这样做并且保持乐观,你就有机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学习英语的体验)